匿名
未登录
登录
阅兵百科
搜索
查看“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的源代码
来自阅兵百科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更多
更多
页面选项
Read
查看源代码
历史
←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不允许您执行您所请求的操作。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战役进程== 7月12日夜间,方面军各侦察部队发现德军开始向拉瓦-罗斯卡亚方向退却,方面军各部队随即采取行动。13日晨,[[近卫第3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苏联)|第13集团军]]的先头部队转入进攻,这两个集团军的第一梯队突破了德军主要防御阵地,纵深推进8—15公里。14日,各集团军主力部队进入战场,并于第二天攻克德军防御阵地,向前推进25—30公里。16日,[[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和骑兵机械化集群在拉瓦-罗斯卡亚方向进入突破口。17日,红军进入[[波兰]]境内。其间,红军航空兵为地面进攻部队提供了很大帮助,仅在16日至18日,就出动约4500架次。18日,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推进至多布罗钦附近的[[西布格河]]一线,主力部队强渡该河,而骑兵机械化集群早已攻占了杰列夫利亚尼一带,切断了德军布罗德集团向西撤退的道路。<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 /> 但在利沃夫方问的进攻情况较为复杂。7月13日,方面军各先头部队进攻受阻,次日组织了又一波进攻。15日,德军在[[兹博罗夫]]一带对[[第38集团军(苏联)|第38集团军]]左翼实施反突击并将其击退2—4公里,而[[第60集团军(苏联)|第60集团军]]左翼兵团也被迫停止进攻,转入对敌防御作战。最终在[[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各先头部队的支援下,经过3天鏖战,各部向德军防区纵深推进约18公里,建立了一条宽4—6公里的走廊。16日晨,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主力冒着德军来自的翼侧压力,从该走廊进入突破口,并在18日前强渡佩尔捷夫河,推进至泽济卢夫—克拉斯诺耶一线,而集团军另一部推进至杰列夫利亚内附近,与骑兵机械化集群会合,合围了德军布罗德集团近8个师的兵力。此前,紧随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沿同--路线进入突破口的[[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第4坦克集团军]]主力则推进至至奥利沙尼察一带。在红军地面部队和航空兵的猛烈攻击辖,德军在布罗德被围部队于7月22日被全数歼灭。在歼灭被围德军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立即将主力部队投入到利沃夫方向,其中,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与骑兵机械化集群协同追击德军后撤部队,推进至亚罗斯瓦夫附近的[[桑河]]一带,并在桑河西岸建立了数个登陆场,而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各部队从北面迁回利沃夫,推进至亚沃罗夫—[[莫斯季斯卡]]一线,从容切断了德军利沃夫集团的西退之路。24日,方面军各部开始攻打[[利沃夫]],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从西面攻城,第60集团军从东面攻城,第4坦克集团军从南面攻城。27日凌晨,利沃夫获得解放。当天,方面军先头部队还解放了佩列梅什利。在战役第一阶段,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损失惨重,并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以[[第4装甲集团军]]为主)向西撤退至[[维斯瓦河]]一线,另一部分([[第1装甲集团军]]一部和[[匈牙利第1集团军]])向西南撤退至[[喀尔巴阡山]]一线。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7月27日已推进至亚努夫—[[索科武夫-波德拉谢]]—佩列梅什利—[[多布罗米尔]]一线,在重点进攻方向纵深推进200—220公里。<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 /> 7月28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要求在右翼集中力量,并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为[[苏联元帅]][[康·康·罗科索夫斯基]])协同,向西组织大规模攻势,避免德军在维斯瓦河沿岸组织有规模的防御,并强渡该河,在[[桑多梅日]]一带建立登陆场。而方面军左翼部队则应攻占德罗戈贝奇一带,并攻占喀尔巴阡山脉的各个山口。7月29日,方面军在完成都署变更后立即在约90公里宽的正面战线上发动全面攻势,各集团军、坦克集团军先头部队推进至维斯瓦河,并开始强渡该河。7月30日,各部队在维斯瓦河对岸建立了数个登陆场,其中巴拉努夫登陆场的正面扩大到12公里,纵深则扩大到8公里。此后,红军各部队继续扩大登陆场,在此展开了激烈的战斗。7月底至8月初,德军将17个师、6个突击火炮旅的增援部队调至桑多梅日一带,但仍未能阻住红军的攻势,与此同时,红军将[[近卫第5集团军]]投入战场。8月底,方而军各部在击退敌人所有反突击后,在维斯瓦河西岸建立了一个宽75公里、纵深达55公里的登陆场(即桑多梅日登陆场)。<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 />
返回至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
。
导航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Wiki工具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页面工具
页面工具
用户页面工具
更多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页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