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
||
第1行: | 第1行: | ||
[[文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jpeg|300px|无框|居中|伟大的革命导师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文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jpeg|300px|无框|居中|伟大的革命导师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
−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1870年4月10[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苏联第一代最高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苏联政府首脑,俄罗斯族,[[辛比尔斯克]]人,[[苏联]]和[[共产国际]] | +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1870年4月10[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苏联第一代最高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苏联政府首脑,俄罗斯族,[[辛比尔斯克]]人,[[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缔造者,[[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学系毕业资格。他领导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建立了一套系统性、成熟的理论体系——[[列宁主义]]。 |
他参与了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创建,并以此建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随后将其发展成[[俄国共产党(布)]],领导该党推翻了沙皇政权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他当选第一任[[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并一直担任[[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领导苏维埃俄国战胜了[[俄国白军]]和[[协约国干涉军]],确保了苏维埃俄国以及其他苏维埃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苏联成立]]后,他担任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领导苏联各族和平的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 他参与了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创建,并以此建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随后将其发展成[[俄国共产党(布)]],领导该党推翻了沙皇政权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他当选第一任[[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并一直担任[[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领导苏维埃俄国战胜了[[俄国白军]]和[[协约国干涉军]],确保了苏维埃俄国以及其他苏维埃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苏联成立]]后,他担任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领导苏联各族和平的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
2022年8月16日 (二) 21:38的版本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1870年4月10[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苏联第一代最高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苏联政府首脑,俄罗斯族,辛比尔斯克人,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缔造者,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学系毕业资格。他领导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建立了一套系统性、成熟的理论体系——列宁主义。
他参与了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创建,并以此建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随后将其发展成俄国共产党(布),领导该党推翻了沙皇政权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他当选第一任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并一直担任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领导苏维埃俄国战胜了俄国白军和协约国干涉军,确保了苏维埃俄国以及其他苏维埃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苏联成立后,他担任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领导苏联各族和平的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生平
1870年4月10[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出生在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父亲是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九岁时,他进入辛比尔斯克古典中学念书。[1]
1887年6月10[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从中学毕业。但在这一年的5月8[20]日,他的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因参与行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未遂而被处死。同一年8月13[25]日,进入喀山大学法学系学习。在进入喀山大学后,他加入萨马拉—辛比尔斯克同乡会的学生组织,参与学生运动。12月4日[16]日,因参与学生集会而被捕,三天后便被学校开除并被警察局驱逐出喀山。[1]
1888年秋,他结识了尼·叶·费多谢耶夫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研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其他著作,此外,他还阅读过查理·达尔文、亨利·巴克尔、大卫·李嘉图等人的著作。[1]
1889年5月3[15]日,全家从喀山搬迁至萨马拉省萨马拉县的阿拉卡耶夫卡村。同年9月5日,又迁往省城萨马拉。[1]
1890年,他获准参加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学系的国家考试并开始备考。[1]
1891年11月15[27]日,乌里扬诺夫通过了圣彼得堡大学法学系的国家考试,获得考试委员会签发的毕业证书。[1]
1892年1月30日[2月11日],他获得萨马拉地方法院的批准,担任哈尔金律师的助理。期间,他承办了几件农民诉讼案并出庭辩护。同一年,在他的领导下,萨马拉成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1]
1893年8月20日[9月1日],他离开萨马拉前往圣彼得堡,途径下诺夫哥罗德、莫斯科,与当地马克思主义组织取得联系。在达到圣彼得堡后,进入沃尔肯施泰因律师事务所工作,以律师助理身份办理过多起诉讼案件。[1]
1894年,他完成撰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和《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等文章。[1]在《什么是“人民之友”》的文章中,他批判了民粹派和民粹主义分子冒充“人民之友”来诽谤马克思主义的事实,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建立社会民主党创造了条件。他还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工农革命联盟是推翻沙皇制度、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主要手段这一思想,并且规定了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任务:建立俄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一道,循着公开的政治斗争大道,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2]
1895年5月3[15]日至27日[6月8日],他代表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和维尔纽斯社会民主党人小组前往瑞士,同劳动解放社建立联系。乌里扬诺夫在日内瓦见到了劳动解放社领导人格·瓦·普列汉诺夫等。之后,他又前往巴黎,结识了法国工人运动领导人、马克思的女婿保·拉法格。随后,他又前往柏林,与当地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民主党人取得了联系,拜访了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威·李卜克内西。回国后,他发动圣彼得堡和马尔托夫的马克思主义小组,正式建立了圣彼得堡全市的社会民主党人组织,该组织于12月15[27]日定名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3]
1895年12月8[20]日,由于内奸告密,乌里扬诺夫与其他几位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成员被警察逮捕,并被在看守所单人牢房中关押了14个月。在狱中,他通过密信与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进行通信,指导他们的工作,并且还撰写了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3]
1897年1月29日[2月10日],他被判处流放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流放地三年。在抵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他指定流放至舒申斯克村。[3]
1898年7月10日[22]日,乌里扬诺夫同娜·康·克鲁普斯卡娅举行婚礼。[4]
1898年底至1899年初,他完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该书通过玛·伊·沃多沃佐娃进行出版。[5]
1899年底,他接受崩德中央委员会的邀请为《工人报》撰稿,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我的纲领》《我们的当前任务》和《迫切的问题》等文章。[4]
1900年1月29日[2月10日],在流放期结束后,由于沙俄当局不允许乌里扬诺夫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和有高等学校的大城市居住,因此乌里扬诺夫选择了便于与圣彼得堡进行联系的普斯科夫居住。随后,他主导了创办《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的工作。[4]
1900年5月21日[6月3日],他因在秘密进入圣彼得堡被捕。同月31日[6月13日],获释。[4]
1900年7月13[26]日,他从波多利斯克启程出国,前往瑞士参加劳动解放社会议,期间与劳动解放社、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等组织商谈了创立《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的问题。会后前往德国,在纽伦堡、慕尼黑、莱比锡等地停留,并学习了德语和英语。[4]
1900年12月11[24]日,在他的组织下,全俄马克思主义秘密报纸《火星报》创刊号出版。次年1月至3月,在他的领导下,《火星报》协助小组和代办员在圣彼得堡、莫斯科、普斯科夫、波尔塔瓦、萨马拉等地开展工作。[4]
1901年下半年,他参与制定了《火星报》俄国组织章程草案。[6]
1901年9月16[28]日至23日[10月6日],他前往苏黎世,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组织“统一”代表大会,期间将《火星报》与《曙光》杂志同“社会民主党人”合并为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6]
1901年12月初,他在撰写《地方自治机关的迫害者和自由主义的汉尼拔》《内政评论》和和《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的文章中首次使用“尼·列宁”(«Н. Ленин»)的笔名。[6]
纪念
奖项
城市
部队
参考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列宁全集》第一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2版:第511-516页
- ↑ 联共(布)主义特设委员会编.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75年5月第1版:第17-18页
- ↑ 3.0 3.1 3.2 《列宁全集》第二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2版:第505-513页
- ↑ 4.0 4.1 4.2 4.3 4.4 4.5 《列宁全集》第四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2版:第416-432页
- ↑ 《列宁全集》第三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2版:第614-616页
- ↑ 6.0 6.1 6.2 《列宁全集》第五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2版:第415-4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