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A%D0%B0%D0%BC%D0%B5%D0%BD%D0%B5%D0%B2,_%D0%9B%D0%B5%D0%B2_%D0%91%D0%BE%D1%80%D0%B8%D1%81%D0%BE%D0%B2%D0%B8%D1%87 Каменев, Лев Борис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Лев Бори́сович Ка́менев''',1883年7月6[18]日—1936年8月25日),原姓'''罗森菲尔德'''('''Ро́зенфельд'''),苏联革命家、政治家,犹太族,[[莫斯科]]人,1901年参加革命工作,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帝国莫斯科大学]]法学系资格。
他曾担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1919年3月至1925年12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23年7月至1926年1月)、[[劳动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劳动国防会议主席]](1924年2月至1926年1月)、[[莫斯科苏维埃莫斯科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1918年10月至1926年1月),参与了俄国革命,是[[苏俄苏维埃俄国]]和[[苏联]]早期重要的领导人,后因反对[[斯大林]]被打倒并最终在[[大清洗]]中被清算。
==生平==
1917年10月20日[11月2日],在列宁的提议下,他在中央委员会全会上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并被责成不得发表任何反对党的路线和计划的言论。
1917年10月27日[11月9日],他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在11月8[21]日,他因要求与[[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建立“社会主义联合政府”而辞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同月,他被派往[[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与德国进行谈判。与德国进行[[布列斯特和约|和平谈判]]。
1918年1月,他作为新任俄国驻[[法国]]大使被派往巴黎,但由于法国政府拒绝承认苏维埃政府,加米涅夫不得不返回俄国。
1918年9月,当选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1918年10月14日,当选[[莫斯科苏维埃莫斯科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此后,他一直在[[莫斯科]]负责了苏维埃和党的工作。
1919年3月25日,他当选为[[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
1922年4月3日,在他的提议下,[[约·维·斯大林]]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同一年,在列宁病重后,加米涅夫负责主持政治局会议。
1922年9月14日,加米涅夫开始担任[[苏俄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劳动国防委员会劳动国防会议]]副主席。
1923年7月6日,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决定,他当选[[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期间,他还兼任[[列宁研究院]]院长。
1924年2月,在列宁逝世后,加米涅夫当选[[劳动国防委员会主席劳动国防会议主席]]。同年底,他联合[[季诺维也夫]]、[[斯大林]]打倒[[托洛茨基]]及其支持者。
1925年,由于担心斯大林的权力日益膨胀,他与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组成“[[联合反对派]]”在[[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的支持下反对斯大林。但在[[联共(布)十四大]]上,他们被斯大林及其支持者击败,加米涅夫则在代表大会后的中央全会降职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6年1月16日,他被免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劳动国防委员会主席、莫斯科苏维埃主席的职务,改任苏联国内外贸易人民委员。1926年1月16日,他被免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劳动国防会议主席、莫斯科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改任苏联国内外贸易人民委员。
1926年8月14日,他不再担任苏联国内外贸易人民委员的职务。
1936年1月16日,在“莫斯科中心”案中,他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但在6月27日,他又因在“克里姆林宫图书馆与克里姆林宫司令部”案件中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1936年8月24日,随着[[大清洗]]的开始,加米涅夫在“的开始,加米涅夫在[[托-季联合反苏总部第一次莫斯科审判]]”案中被判处死刑。次日,被枪杀。中被判处死刑。次日,被枪杀。
1988年,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加米涅夫被平反。
<references />
[[分类:苏联人物]][[分类:革命家苏联革命家]][[分类:政治家苏联政治家]][[分类:犹太族]][[分类:1883年生]][[分类:7月18日生]][[分类:1936年卒]][[分类:大清洗(死亡)因大清洗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