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德拉·尼古拉耶夫娜·巴赫慕托娃”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圣使徒安德烈勋章”为“圣安德烈勋章”) |
|||
第52行: | 第52行: | ||
===俄罗斯联邦=== | ===俄罗斯联邦=== | ||
− | * [[ | + | * [[圣安德烈勋章]](2019年10月28日) |
* [[一级祖国功勋勋章]](2009年11月9日) | * [[一级祖国功勋勋章]](2009年11月9日) | ||
* [[二级祖国功勋勋章]](1999年12月27日) | * [[二级祖国功勋勋章]](1999年12月27日) | ||
第79行: | 第79行: | ||
[[分类:苏联国家奖]] | [[分类:苏联国家奖]] | ||
[[分类:苏俄人民艺术家]][[分类:苏俄功勋艺术家]] | [[分类:苏俄人民艺术家]][[分类:苏俄功勋艺术家]] | ||
− | [[分类: | + | [[分类:圣安德烈勋章]] |
[[分类:一级祖国功勋勋章]][[分类:二级祖国功勋勋章]][[分类:三级祖国功勋勋章]] | [[分类:一级祖国功勋勋章]][[分类:二级祖国功勋勋章]][[分类:三级祖国功勋勋章]] | ||
[[分类:俄罗斯联邦国家奖]] | [[分类:俄罗斯联邦国家奖]] |
2024年8月28日 (三) 19:34的版本
亚历山德拉·尼古拉耶夫娜·巴赫慕托娃[1](Алекса́ндр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Па́хмутова),俄罗斯族,1929年11月9日生,斯大林格勒人,1956年参加工作,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毕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90年),苏俄人民艺术家、苏俄功勋艺术家,苏联国家奖和俄罗斯联邦国家级获得者。
传略
1929年11月9日,亚历山德拉·尼古拉耶夫娜·巴赫慕托娃生于下伏尔加边疆区的别克托夫卡村(今伏尔加格勒),父亲是尼古拉·安德里亚诺维奇(1902—1983),母亲是玛丽亚·安普列耶芙娜(1897—1978)。在小时候,亚历山德拉·尼古拉耶夫娜便展现出出众的音乐天赋,随后进入斯大林格勒市立音乐学校学习。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他随学校疏散至卡拉干达。
1943年秋,进入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附属中央音乐学校学习,并在维·雅·舍巴林和尼·伊·佩伊科的指导下学习作曲。
1948年,考入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舍巴林。
1953年,在舍巴林的指导下继续研究生学业。
1956年,从学院毕业,正式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此后,她为20多部电影创作了插入曲。在其作曲生涯中,她进行了各种流派的传作,延续了伊·奥·杜纳耶夫斯基、德·雅·波克拉斯与丹·雅·波克拉斯兄弟、阿·格·诺维科夫、马·格·弗拉德金等艺术家的作曲风格,在苏联和俄罗斯音乐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196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理事会秘书长。同年,还担任索契“红色康乃馨”国际青年政治歌曲评委会主席。
1977年,由苏联发现的小行星1889以巴赫慕托娃(Пахмутова)命名。
1993年,任俄罗斯作曲家协会理事会秘书长(至1995年)。
2010年7月26日,被选为俄罗斯东正教宗教文化委员会委员。
第十届、十一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代表,十一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
代表作品
等
荣誉
苏联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90年10月29日)
- 两枚列宁勋章(1979年11月6日,1990年10月29日)
- 两枚劳动红旗勋章(1967年,1971年)
- 各族人民友谊勋章(1986年)
- 两次苏联国家奖(1975年,1982年)
- 苏俄人民艺术家(1977年8月1日)
- 苏俄功勋艺术家(1971年6月2日)
- 列宁共青团奖(1966年)
- 卢甘斯克、乌斯季-伊利姆斯克荣誉市民
俄罗斯联邦
- 圣安德烈勋章(2019年10月28日)
- 一级祖国功勋勋章(2009年11月9日)
- 二级祖国功勋勋章(1999年12月27日)
- 三级祖国功勋勋章(2014年9月29日)
- 俄罗斯联邦国家奖(2015年6月8日)
- 莫斯科、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格勒州、布拉茨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荣誉市民
白俄罗斯
- 弗兰西斯克·斯卡里纳勋章(2000年4月3日)
家庭
- 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多布朗拉沃夫,苏联国家奖和列宁共青团奖获得者。
参考
- ↑ Пахмутова, Александра Николаевна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