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来自阅兵百科
添加137字节 、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文件:T-34 tank in Prokhorovka.jpg|380px|无框|右|在普罗霍罗夫卡的Т-34坦克]]
'''库尔斯克战役'''('''Ку́рская битва''')是),德国方面称作'''堡垒行动'''('''Unternehmen Zitadelle'''),是[[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为打破[[法西斯德军]]大规模进攻并粉碎德军战略集团而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区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7月5日一23日)和进攻战役(7月12日—8月23日)。库尔斯克战役按其军事政治结果和参战兵力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役之一,也是苏联人民战胜[[纳粹德国]]的最重要阶段。<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587">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587-591页</ref>
==双方部署==
[[德国国防军|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红军1942一1943年冬季攻势中的失败,使德国陷入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被动局面,为了打破这一内政困境并防止法西斯集团分崩离析,[[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希特勒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夺取战略主动权,扭转其不利的战争局面。德军考虑到其军队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带的有利态势,决定从南、北两面向该突出部实施打击,从而消灭红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之后再继续进攻[[西南方面军]]后方。此后预定向东北方向发展进攻。同时,还打算向[[列宁格勒]]同时发起进攻。为在库尔斯克附近准备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希特勒]]在4月15日签发了第6号命令。德军将在苏德战场上仝部坦克师的70%、飞机的65%用于准备此次战役,总共投入了50个最有战斗力的师(包含1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以及许多独立部队。参加战役的德军各部分别隶属于由[[冯·克鲁格]][[纳粹德国元帅|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冯·曼斯坦因]][[纳粹德国元帅|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此外,德军还有约20个师的兵力在各个突击集团侧翼行动,由[[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第4航空队]]和[[德国空军第6航空队|第6航空队]]支援陆上行动。德军在进攻方向部署了90多万人、1万门火炮和迫击炮、270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2050架飞机,其中还包括最新式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斐迪南式突击炮]]等技术装备。<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587" />
[[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1942—1943年冬季攻势之后便命令全军转入防御,巩固阵地,并准备在西南方向准备下一次进攻。但发觉德军在库尔斯克附近淮备进攻以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遂决定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暂时转入有计划、有组织的防御,在此准备坚守,在防御作战中消耗德军进攻兵力,以便为红军转入反攻和后续总攻创造有利条件。由[[康·康·罗科索夫斯基]][[大将(苏联)|大将]]指挥的[[中央方面军]]被部署在[[奥廖尔]]一线抗击德军进攻,其侧面是由[[瓦·丹·索科洛夫斯基]][[上将(苏联)|上将]]指挥的[[西部方面军]]左翼部队,该部将在后续实施[[库图佐夫行动]]。由[[尼·费·瓦图京]][[大将(苏联)|大将]]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由[[伊·斯·科涅夫]][[上将(苏联)|上将]]指挥的[[草原军区]](后改组为[[草原方面军]])和由[[罗·雅·马利诺夫斯基]][[大将(苏联)|大将]]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线组织防御,这些部队将在后续执行[[鲁缅采夫统帅行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苏联元帅]][[格·康·朱可夫]]和[[亚·米·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各方面军的行动。在库尔斯克战役前夕,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口方面军共有133.6万人、1.9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344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172架飞机。担任此次战役战略预备队的草原军区,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后方部署,该军区下辖5个[[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1个[[航空集团军]]、1个步兵军、6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3个骑兵军。草原军区的任务是阻止德军从奥廖尔方向或别尔哥罗德方向的攻势,避免其突进至红军后方,并且在反攻阶段作为主要突击力量。<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587" />
==参考==
<references />
 
==相关内容==
{{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
[[分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战役]]
[[分类: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
[[分类:库尔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