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来自阅兵百科
文本替换 - 替换“[[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为“[[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
==背景与兵力部署==
由[[尼·费·瓦图京]][[大将(苏联)|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基辅解放战役]]中夺取了基辅一带的[[第聂伯河]]登陆场后,形成了对德军右岸乌克兰集团的重大威胁。德军极欲消除红军在此的登陆场,在11月15日从日托米尔以南发动反攻,意图将红军打出第聂伯河并攻占基辅,但[[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德军统帅部]]这一企图遭到破产。在击退德军多次进攻并在基辅一带集中重兵集团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歼灭正面的德军部队,从而推进至[[南布格河]]并粉碎德军再次进攻乌克兰首都的企图。<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854">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854-856页</ref>
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计划,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辖[[第13集团军(苏联)|第13集团军]]、[[第60集团军(苏联)|第60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第18集团军(苏联)|第18集团军]]、[[第38集团军(苏联)|第38集团军]]、[[第40集团军(苏联)|第40集团军]]、[[第27集团军(苏联)|第27集团军]]、[[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2航空集团军]])应从两个突击方向组织进攻——近卫第1集团军、第18集团军、第38集团军、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在中心地带进行主攻,消灭在布鲁西洛夫一带的德军部队,之后向[[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文尼察]]方向展开进攻;而第60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一部兵力还需对德军拉多梅什利集团实施进攻,作为进攻的第二个方向,从而将战线推进至[[斯卢奇河]]一带。第13集团军在方面军右翼保障战役的实施,同时进攻[[科罗斯坚]]、[[沃伦斯基新城]]和[[萨尔内]]。位于方面军左翼的第40集团军和第27集团军向[[白采尔科维]]、[[乌曼]]展开进攻,其任务是从南面保障方面军主力部队,并与[[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右翼协同歼灭位于基辅以南第聂伯河畔的德军部队。此外,第2航空集团军负责空中支援。<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