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王平(1907年10月12日—1998年2月8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北省阳新人,192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毕业,上将军衔。
他曾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77年12月至1985年3月)。
生平
1907年10月12日,王平同志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三溪口镇大湖地村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12月参与组织农民协会,任乡农协委员和村农协负责人,大革命失败后仍坚持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3军团第8军一纵队战士,纵队宣传队副队长,机关枪连政治指导员,团党总支书记,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参加了攻打岳阳、长沙的作战和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1933年任红3军团第3师第9团政治教导员,指挥该团参加第四次反“围剿”的南丰、黄陂、草台岗等战斗,在作战中舍生忘死,身先士卒,重创敌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任红4师第11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参加了攻打福建沙县和回师江西保卫广昌的战斗,为保卫中央苏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1934年参加长征,在突破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和夺占娄山关、保卫遵义城等战役、战斗中,他率红11团英勇作战,多次担负军团前卫和后卫,为红军主力开辟通道,掩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的安全。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2月调任红1军团第4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长,参加了东征。同年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12月任红27军政治委员。不久,又组织指挥清剿延南地区匪患,为红军出师抗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保卫和巩固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平同志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科长,9月任中共晋察冀临时省委军事部部长,赴冀西山区阜平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以兼任阜平县中国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和县长名义开展工作,向曲阳、望都、唐县等县派遣干部,建立革命政权,组织了数千人的抗日义勇军,创建了以阜平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后,主持筹建了第3军分区并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其间着力团结、争取、收编、改造民间抗日武装,扩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并多次组织政治整军,提高所属部队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率部参加抗击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八路围攻和军区部队三次主动出击的战斗,为巩固和发展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8年8月任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全力整编整训所属收编的地方武装,为第120师输送多支主力部队,并率部参加粉碎日军对冀中的战役围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冀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9月任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1942年9月兼第3分区地委书记,指挥部队参加“百团大战”,粉碎了敌人对北岳中心区的多次残酷的大“扫荡”,并向敌后之敌后进军,瓦解伪政权,逼退敌据点,粉碎敌人的“蚕食”、“封锁”,巩固了北岳抗日根据地。1944年10月任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和冀晋区党委书记,年底率部进军雁北、挺进绥东,积极对敌开展攻势作战,在平绥路以北开辟了新的根据地,从而打开了延安到东北的通道,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平同志坚决贯彻党中央“一切作持久打算”的方针,领导冀晋区党政军民加强军工生产,积极扩编整训部队。1945年9月,率部参加绥远、晋北、大同等战役。1946年3月,冀晋军区的4个主力旅升编为晋察冀军区野战纵队后,王平同志迅速重新组编了两个独立旅,扩编各军分区部队。1947年4月,晋察冀野战军主力连续发起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大清河北战役,王平同志指挥冀晋区部队、民兵积极参战,牵制敌人和组织战场勤务,保障主力部队长驱数百里。1947年10月,指挥冀晋、冀中部队和民兵参加清风店战役,配合野战军主力全歼国民党军主力第3军,活捉军长罗历戎,取得晋察冀部队转入战略进攻后的第一个大胜仗。11月,指挥冀晋部队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的战役,同时组织冀晋区民众有力地支援前线。11月中旬,任北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一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发起了平绥路破击战,组成左翼兵团参加了察南绥东战役。1948年8月改任北岳军区司令员,率北岳兵团掩护华北部队主力进军归绥,进到绥东兼任绥东工作委员会书记,开展地方工作。随后率部参加平津战役,解放了张北、张家口。1949年1月任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指挥北岳兵团等部围攻大同,以政治攻势为主,迫使国民党守军投降。大同和平解放后,组织指挥了察北、察南的剿匪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平同志兼任察哈尔省第一副主席和公安厅厅长,领导全省开展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斗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1951年5月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干部部部长。1953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率部参加了夏季反击战役。7月,与司令员杨勇共同组织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次战役——金城反击战,给敌军以致命打击,为促使朝鲜停战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3月任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然后奉命回国,组建动员部;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参与主持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兵役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的规定》,主持拟制了《兵役工作条例》、《动员工作条例》等几个动员法规性文件草案,为动员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57年2月第二次入朝,任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0月任政治委员。组织部队加强战备,参加朝鲜的和平建设。1958年10月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组织志愿军部队撤离朝鲜回国。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
1958年11月,王平同志任军事学院政治委员,1960年1月任该院党委第一书记。他继承我军办校的优良传统,坚持刘伯承元帅确定的办校方针,加强学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主张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带动各方面建设,着力培养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指挥人才,学院工作多次受到军委领导和总部机关的肯定。“文化大革命”中,王平同志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遭受诬陷迫害达8年之久,被关押5年。1975年4月恢复工作,先后担任军委炮兵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在这两个单位工作期间,坚决贯彻叶剑英、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排除干扰,冒着再次被打倒的风险,对所属机关、部队进行整顿,落实干部政策,调整组织,加强了党的领导和部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1]
1977年12月,王平同志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到任不久,正值全党开展“真理标准”讨论,他同张震同志在军内率先表态支持,并在总后各级干部中组织了这场大讨论,认清“两个凡是”的错误,端正思想路线。他还在总后勤部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拨乱反正的指示,按照军委的统一部署,组织总后机关、院校和部队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深入开展揭批查,为一大批被迫害的干部和群众彻底平反,同时整顿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在军队后勤建设上,他强调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面向部队,面向基层,一切为部队服务,一切为战备服务的指导思想。他经常深入所属部队、院校、医院和科研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建议并参与组织全军边防海岛和仓库等大检查,发现和解决了部队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他明确提出院校以教学为中心,医院以医疗为中心,科研单位以科研为中心,以适应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他强调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后勤工作的特点,增强针对性、及时性和原则性,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保证和服务作用。他强调后勤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顾全大局,廉洁奉公,钻研业务,精通管理,当好红管家;要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大胆地将确有管理才能的优秀科技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并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1979年11月,王平同志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80年1月任中央军委常委,仍兼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并分管军委办公厅工作。他在总后和军委工作期间,认真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参与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方针政策的制定,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后勤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
1985年王平同志退居二线后,仍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继续完成中央和军委交办的一些重要工作。他在担任《红一方面军战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红三军团战史》编审委员会主任和《八路军》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期间,精心组织,亲自审查把关,为这几部战史的编纂付出了大量心血。他还撰写出版了《王平回忆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热心参与开拓老年事业和关心下一代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不顾年迈体弱,竭尽全力发挥余热。[1]
1998年2月8日16时4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2]
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大、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军衔
- 上将,195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