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

来自阅兵百科
叶挺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广东省惠阳人,1919年参加革命,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他被誉为“北伐名将”,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建立和发展人民军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生平[编辑]

1896年9月10日,叶挺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叶挺,目睹封建势力的黑暗腐败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欺凌,很早就怀有救国救民之志。武昌起义成功后,叶挺深受革命潮流的鼓舞,决心从军,走强兵救国之路。他报考军事学校,勤奋地学习军事和文化知识,成绩优异。军校毕业后,他追随孙中山投身于民主革命。陈炯明的叛乱事件和南北军阀的不断混战,使他对旧军队的腐败极为不满,萌发了创建新型革命军队的思想,辞去军职,到苏联留学。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到苏联各地参观,考察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情况。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他终于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随共产党才能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1924年12月,叶挺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1]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叶挺担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我党直接掌握的最早一支正规武装部队。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的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直捣湘鄂,所向披靡。进攸县,占醴陵,克平江,无往不胜,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湘南安攸一役,独立团击败六倍于己之敌,成为北伐胜利的先声。在湖北境内,攻破号称武汉天险门户的汀泗桥、贺胜桥,为夺取北伐战争胜利开辟了道路。武昌战役,独立团率先攻入城内,会同友军,迫敌投降。叶挺领导的部队在北伐战争中当尖刀、打硬仗、打恶仗的优良战斗作风,对以后红军优良作风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1]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革命处在危急关头。叶挺坚决执行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在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与贺龙朱德刘伯承一起,于8月1日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同年12月11日,叶挺与张太雷、叶剑英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为挽救革命,向反革命势力进行又一次有力的反击。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与创建红军的伟大开端。广州起义失败后,党内执行“左”倾路线的领导人,无视叶挺在起义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把失败的责任归到他的头上,对他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处分。他向共产国际申诉,又受到王明的无情打击和共产国际米夫等人的无理指责。在这种情况下,他与党脱离了关系,相继流亡欧洲,隐居澳门。历史已经证明,当时对叶挺的指责是完全错误的。叶挺在流亡和隐居期间,没有放弃共产党人的立场,拒绝国民党的一切利诱,时刻关心祖国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发奋攻读军事著作,渴望回到国内参加革命斗争。[1]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响应党中央的召唤,出任新四军军长,与项英等一起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他完全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新四军东进北上向敌后发展的方针,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北移的决策,领导新四军坚持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四军成立头三年,对日伪军进行了大小战斗数千次,毙伤日伪军10余万人,部队从初建时期的1万余人发展到近10万人。毛泽东同志曾赞誉叶挺“领导抗敌,卓著勋劳”。[1]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叶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未能突围。叶挺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下山与国民党军谈判,被非法扣押,先后囚禁于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地,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在五年多的铁窗生活中,叶挺捍卫了共产党人的尊严,维护了新四军的声誉,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经过中共中央的反复交涉和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他出狱的第二天,就请求重新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中央迅速批准了他的申请。[1]

1946年4月8日,叶挺由重庆赴延安出席全军整编会议,因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延安“四八”烈士陵园。[2]

参考[编辑]

  1. 1.0 1.1 1.2 1.3 1.4 刘华清, 张震. 一代名将 革命先锋——纪念叶挺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人民日报, 1996年9月10日第3版
  2. 王文杰, 罗玉文. 中央军委举行座谈会纪念叶挺百年诞辰江泽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 1996年9月11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