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来自阅兵百科
内塔尼亚胡(2022年)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1],(希伯来语:בִּנְיָמִין נְתַנְיָהוּ‎,英语:Benjamin Netanyahu),又译作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绰号“比比”(בִּיבִּיBibi)。犹太族,1949年10月21日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以色列政治家、军人,利库德集团主席,现任以色列总理,并曾兼任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卫生部长、移民部长、社会福利部长、侨民部长和代理农业部长。

生平[编辑]

其家庭是出自波兰首都华沙的犹太人家庭,曾用波兰姓氏米雷伊科夫斯基Mileikowsky),父亲本齐翁·内塔尼亚胡בֶּנְצִיּוֹן נְתַנְיָהוּBenzion Netanyahu)1910年3月25日出生在波兰华沙,是一位积极投身锡安主义运动的历史学家。祖父是位拉比(犹太教内负责执行教规、教律和主持宗教仪式的人),热衷于去美国和欧洲等地宣讲锡安主义。

1920年,内塔尼亚胡家举家搬迁到巴勒斯坦。并将姓氏希伯来化,由米雷伊科夫斯基改成内塔尼亚胡,意为“上帝赐予”。一家人曾先后居住在特拉维夫-雅法萨法德,最终定居耶路撒冷

随后,本雅明·内塔尼亚胡,1949年10月21日出生于特拉维夫-雅法,在耶路撒冷长大。因其父在美国进行历史教育研究,他又前往美国就读高中,并学会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1]

1967年返回以色列后,内塔尼亚胡加入了以色列国防军,并在以色列特种部队“马特卡尔营”服役。期间参加了多项行动,包括1972年解救被劫持的比利时萨维纳航空公司571号班机。同年,他因出色的行动指挥而受到以色列北方司令部司令莫迪凯·古尔将军的表彰。1972 年从以色列国防军退伍后,内塔尼亚胡以预备役军官身份参加了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战后晋升为预备役上尉军衔。[1]

此后,内塔尼亚胡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建筑学学位和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商业管理专业。他还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政治学。[1]

1976 年至 1982 年间,内塔尼亚胡在私营部门工作,首先在国际商业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然后担任耶路撒冷“边缘”工业集团的高级管理职位。[1]

1979年和1984年,内塔尼亚胡组织了两次国际会议,强调必须打击"恐怖组织"和支持他们的政权。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参会,并事后评价称:“内塔尼亚胡先生的公开倡导和书籍对制定美国反恐政策具有决定性影响。”[1]

1982年,内塔尼亚胡被任命为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馆副团长。1984年至1988年,他担任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并因在国际舞台上支持以色列事业而闻名。他成功领导了解密有关纳粹德国战争罪行的联合国档案的工作。[1]


1988年回到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先生在利库德集团名单中当选为以色列议会议员,并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海湾战争期间,他担任以色列在国际媒体上的主要发言人。并在同年,他参加了以色列代表团出席马德里和平会议以及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首次战略合作会谈。[1]

1993年2月3日,内塔尼亚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并担任反对党领袖,直至1996年6月18日当选第9任(第27届)以色列总理。[1]

在他担任总理的第一个任期内,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数量大幅减少。内塔尼亚胡还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推进了与巴勒斯坦人的和平进程。内塔尼亚胡任期放宽了外汇管制,加速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并减少了预算赤字。他任内,对外投资创历史新高。[1]

1999年7月6日卸任总理,前往私人企业工作。

2002年,在私营部门工作三年后,内塔尼亚胡重返政坛,先任外交部长,后任财政部长。他实施了全面的经济改革,帮助以色列摆脱了深度衰退,并走上了长期增长的道路。他控制政府支出,改革福利制度,降低税率,将主要国有工业私有化,改革养老金和福利制度,并实施了重大资本市场改革。经过这些改革,以色列实现了强劲增长、失业率下降和债务水平迅速下降。[1]

2009年3月31日,内塔尼亚胡第二次当选总理(第9任,第32届)。他建立了民族团结政府,并呼吁建立一个承认犹太国家的非军事化巴勒斯坦国,从而在以色列内部就与巴勒斯坦人的和平达成共识。他通过土地改革、对该国公路和铁路进行重大投资以及精简该国的规划和分区官僚机构,继续彻底改革以色列的经济。他对以色列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呼吁建立起从三岁到高等教育的免费教育。[1]

他在第二次任期时还兼任了以色列移民部长,为了应对非法渗透者涌入以色列的浪潮,以色列南部建立起了漫长的围墙,以色列官方称:在政府的鼓励离开计划下,6000名渗透者“自愿”离开了以色列。[1]

第二次就任总理期间,中东局势动荡,爆发了利比亚内战叙利亚战争、以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崛起。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8日,内塔尼亚胡宣布鉴于当前局势,他将兼任以色列国防部长。

第二任总理期间,内塔尼亚胡先后兼任了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卫生部长、社会福利部长、侨民部长和代理农业部长。

2017年1月起,针对内塔尼亚胡的各种刑事调查纷至沓来,影响了其执政基础。

2019年12月12日,因针对内塔尼亚胡的贪腐调查持续发酵。内塔尼亚胡宣布,他将于2020年1月1日辞去兼任的所有部长职务,但继续担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批评称,对他的起诉建立在“虚假指控”和警察不公正调查的基础上,是一场“未遂政变”。

2020年5月24日,内塔尼亚胡受到耶路撒冷法院起诉。2021年4月5日,该案正式开庭,内塔尼亚胡当天出庭,对腐败指控全部否认。[2]

2021年6月13日,以色列议会120名议员就新一届(第36届)政府进行信任投票。统一右翼联盟领导人纳夫塔利·贝内特和拥有未来党主席亚伊尔·拉皮德领导的8党联盟政府以60票赞成、59票反对、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议会信任投票。贝内特宣誓就任以色列第13任总理,接替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内塔尼亚胡再次卸任,此时他已在该任期中第四次连任总理。

2022年12月21日,因政局不稳,时任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授权内塔尼亚胡组建过渡政府,新一届政府将包括利库德集团、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沙斯党、圣经犹太教联盟党等4个主要政党。[3],同月29日,以色列议会以63票赞成、54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新政府组建方案,内塔尼亚胡同日就职,当选第37届总理。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