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军衔

来自阅兵百科
阿道夫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2025年4月9日 (三) 11:58的版本 (补充士官和士兵军衔)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军衔[1]Quân hàm),即越南人民军现行的军衔体系,是越南人民军职业军官、军人、学员、士官和士兵的军事标志,始建于1946年,最初参考日本法国的军衔体系,后又借鉴了苏联中国的军衔进行了数次修改。

历史[编辑]

194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制定了第一套越南军衔制度,最初参照了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军衔体系,分为5阶15级:

  • 将官
  • 校官
  • 尉官
    • 大尉(Đại úy)
    • 中尉(Trung úy)
    • 少尉(Thiếu úy)
    • 准尉(Chuẩn úy)
  • 士官
    • 上士(Thượng sĩ)
    • 中士(Trung sĩ)
    • 下士(Hạ sĩ)
  • 士兵
    • 一等兵(Binh nhất)
    • 二等兵(Binh nhì)

1958年,在越南抗法战争结束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进行了军队改革,实现军队专业化、正规化,并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引入了新军衔,增设了上将(Thượng tướng)、上校(Thượng tá)和上尉(Thượng úy)军衔。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期间,许多越南南方解放军军官也被授予了越南人民军军衔。

1982年,在中越交恶期间,越军将校官军衔改为三级,废除了上校军衔,所有上校军官自动晋升大校。同时,海军的将官称号改为都督(Đô đốc)。

1992年,越南恢复了上校军衔,将校官改回四级。

2016年7月1日,根据新生效的《职业军人、国防工人与职员法》,准尉军衔被废除。

现行军衔[编辑]

根据《越南人民军军官法》,越南现行军官军衔分为4阶16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将(Đại tướng)、上将(Thượng tướng)、中将(Trung tướng)、少将(Thiếu tướng)、大校(Đại tá)、上校(Thượng tá)、中校(Trung tá)、少校(Thiếu tá)、大尉(Đại úy)、上尉(Thượng úy)、中尉(Trung úy)、少尉(Thiếu úy)。同样,《兵役法》规定了越南人民军士官和士兵的军衔,包括:上士(Thượng sĩ)、中士(Trung sĩ)、下士(Hạ sĩ)、一等兵(Binh nhất)、二等兵(Binh nhì)。

越南人民军各军种军官军衔
军衔 陆军 防空
空军
海军 边防 海警
将官
大将
Đại tướng
上将
Thượng tướng
海军都督
Đô đốc Hải quân
中将
Trung tướng
海军副都督
Phó Đô đốc Hải quân
少将
Thiếu tướng
海军准都督
Chuẩn Đô đốc Hải quân
校(佐)官
大校(佐)
Đại tá
上校(佐)
Thượng tá
中校(佐)
Trung tá
少校(佐)
Thiếu tá
尉官
大尉
Đại úy
上尉
Thượng úy
中尉
Trung úy
少尉
Thiếu úy
越南人民军各军种士官和士兵军衔
军衔 陆军 防空
空军
海军 边防 海警
士官
上士
Thượng sĩ
中士
Trung sĩ
下士
Hạ sĩ
士兵
一等兵
Binh nhất
二等兵
Binh nhì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