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干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库尔干(城市)
库尔干市旗
库尔干市徽
劳动红旗勋章

库尔干[1]Курга́н)是俄罗斯联邦的一座城市,为库尔干州的首府,位于乌拉尔山脉南部的托博尔河河畔,城市居民总数为302354人(2024年)。该市历史上可追溯到1553年,并于1782年升格为城市。这座城市目前是乌拉尔联邦管区重要的经济、科学、文化中心之一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机械、化学、轻工、食品、国防工业。

历史[编辑]

库尔干

根据《俄罗斯帝国法律全集》记载,库尔干作为定居地建立于1553年。在该定居地建立不久,就遭到多次掠夺。

1695年,该定居地迁至托波尔河下游8俄里初,当时被称作察雷沃戈罗迪谢Царёво Городище)或察列夫库尔干Царёв Курган),作为保卫南乌拉尔地区的军事据点。

1738年,随着伊希姆防线建成,经济贸易职能取代了该地的军事职能。

1776年,该地被称作库尔干斯洛博达Курганская слобода)。

1782年10月19[30]日,根据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法令,库尔干成为一座城市。

1804年,库尔干成为托博尔斯克省库尔干专区的行政中心。

1856年,库尔干仅有3576人居住,建有两座石质教堂。由于该地离俄国中心偏远,因此长期被当局作为流放地使用。

1898年6月2[14]日,库尔干改制为托博尔斯克省的一座县城。随着西伯利亚铁路开工修建,这座城市因此得到迅速发展。

在二十世纪初,俄国波涛汹涌的工人运动也席卷了库尔干,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也在该市建立了党支部。

1914年4月15[28]日,该市的第一座发电站启动。

1917年,库尔干有约4万人居住并拥有较发达的工业,包括49家企业和6000名工人,另有2家医院和多所学校。同年11月23日[12月6日],库尔干工兵代表苏维埃夺取了该市政权。

1918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将库尔干划入新设立的秋明省

1918年6月3日,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发动兵变后,攻占了这座城市。

1919年8月13日,由尼·德·托明指挥的红军第3集团军联合骑兵部队击败了守城的白军,解放了库尔干,并在该市恢复了苏维埃政权。同月27日,库尔干划归车里雅宾斯克省管辖。

1923年11月3日,在乌拉尔州成立后,这座城市成为库尔干专区的行政中心。

1934年1月17日,库尔干成为车里雅宾斯克州的一部分。

1940年6月29日,这座城市升格为州辖市。

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多所红军军事学校迁至库尔干继续办学,其中迁入该市的斯大林格勒军事坦克学校就在两年内为前线培养了2000多名坦克兵干部。

1943年2月6日,以库尔干市为中心,外加车里雅宾斯克州的32个区、鄂木斯克州的4个区成立了库尔干州

1947年3月24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改善库尔干城市经济措施的决议》,为该市的快速发展制定了初步规划。

1971年2月11日,位于该市的库尔干机械制造厂开始生产БМП-1步兵战车。之后,该厂又根据国家订单生产БМП-2БМП-3等型号步兵战车。

1982年6月14日,在库尔干升格城市200周年之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该市授予劳动红旗勋章,以表彰其在国民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

参考[编辑]

  1. Курган (город).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