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3月5日特别条目

来自阅兵百科
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小名大鸾,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9年5月参加革命活动,1921年春参加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南开大学毕业。他参加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党的创建人之一。回国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建立,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东征,领导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在党的六大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长期在上海主持中央工作,兼任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到苏区后,曾与朱德领导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长征时期,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率领中央红军胜利达到陕北苏区。在抗战时期,他代表中共与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促成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还领导中央南方局工作。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并兼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代表党进行军事调停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协助毛泽东指挥了人民解放战争,其间兼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同年12月,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56年9月,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此后,长期负责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推动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主持我国的对外工作,出访过亚非拉许多国家。1976年1月8日,在任上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