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膺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红旗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伏龙芝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орденов Ленина и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ая, ордена Суворова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М. В. Фрунзе),是苏联武装力量培养中高级指挥人员和参谋军官的军事院校。
该学院培养了大批诸如[[朱可夫元帅|朱可夫]]、[[科涅夫元帅|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罗科索夫斯基]]、[[索科索夫斯基元帅|索科索夫斯基]]、[[托尔布欣元帅|托尔布欣]]、[[巴格拉米扬元帅|巴格拉米扬]]等杰出将才。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该院校为前线输送了大批指战员,他们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有244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8人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从1934年至1988年,有722名该学院的毕业生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而该学院则获得了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红旗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称号,18人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从1934年至1988年,有722名该学院的毕业生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而该学院则获得了[[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红旗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
入学条件要求毕业于诸兵种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军事学校,担任过2年以上营级(含)军事主官职务,年龄不超过38岁,军衔为大尉或少校。设有基本系和函授系,学制均为三年,学习研究团、师、集团军的战术战役学。授予硕士学位。自1950年设立毕业生“金质奖章”。毕业生在军装右胸口佩戴银色徽标,担任团参谋长或团长(有营长资历)。
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学院继续运作。1998年,该学院与[[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装甲兵学院]]、[[沙波尼什科夫元帅高级指挥学校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高等军官培训班]]合并组成[[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
==历史==
1918年11月,招收了第一批学员,共183人,大都是俄共(布)党员。
1919年4月19日和6月14日,列宁两次亲临学院,为开赴前线的毕业生送行。1919年4月19日和6月14日,[[列宁]]两次亲临学院,为开赴前线的毕业生送行。
1921年,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学院的教学部门改组为'''工农红军军事学院'''(Военную академию РККА)。
1925年10月31日,学院为纪念已故工农红军卓越军事统帅[[伏龙芝]],更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此时,学院设有摩托化和机械化教研室、空军教研室、战斗训练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苏共党史和党政工作教研室、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教研室、外语教研室等。
1931年,战役学教研室扩建为战役学系,培训集团军级至方面军级的指挥、参谋干部,该学系于1935年独立成为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931年,战役学教研室扩建为战役学系,培训集团军级至方面军级的指挥、参谋干部,该学系于1935年独立成为[[总参谋部军事学院]]。
1941年11月,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学院从莫斯科迁往塔什干,停办基本系,开设干部培训速成班,当年为作战部队输送军官约3千名。
1947年,学院恢复研究生制度。
1998年11月1日,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第1009号命令,伏龙芝军事学院与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装甲兵学院、沙波尼什科夫元帅高级指挥学校合并重组成新的1998年11月1日,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第1009号命令,伏龙芝军事学院与[[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装甲兵学院]]、[[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高等军官培训班]]合并重组成新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
==历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