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来自阅兵百科
创建词条
[[文件:Map of Ostrogozhsk-Rossosh operation.png|400px|无框|右|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战役地图]]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战役'''('''Острогожско-Россошан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会同[[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苏联)|第6集团军]]于1943年1月13日至27日间发动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卡缅卡—[[罗索希]]一带的[[匈牙利第2集团军]]、[[第24装甲军|德军第24装甲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打通[[利斯基]]—[[坎捷米罗夫卡]]铁路线,并为以后向[[哈尔科夫]]和[[顿巴斯]]方向组织攻势创造条件。<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49-51页</ref>

==兵力部署==

参加战役主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由[[菲·伊·戈利科夫]][[中将(1月19日晋升[[上将(苏联)|上将]]),包括[[第40集团军(苏联)|第40集团军]]、[[第3坦克集团军]]、[[第2航空集团军]]、[[第18步兵军]]、[[第7骑兵军]]。根据战役计划,上述部队向[[阿列克谢耶夫卡]]—[[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卡尔片科沃等方向实施攻击,从而围歼敌军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集团。其中,第40集团军应从北面的斯托罗热沃耶登陆场进攻,第18步兵军从中间的休奇耶登陆场进攻,第3坦克集团军和第7骑兵军应从南面进攻。同时,[[西南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苏联)|第6集团军]]同时向[[别洛卢茨克]]—波克罗夫斯科耶方向展开进攻,以配合沃罗涅日方面军。在主要进攻方向上,红军集结了优势兵力和装备,其步兵比德军多130—270%,坦克多30—200%,炮兵多400—700%。<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 />

==战役进程==

1月13日,第40集团军率先发动攻势。14日,其余各参战部队也同样转入进攻。15日,在三个方向展开进攻的部队均突破德军防御。17日,第40集团军左翼各部推进至[[奥斯特罗戈日斯克]]一带,并在此与第18步兵军会合。18日,第40集团军第305步兵师和[[第3坦克集团军]][[第15坦克军]]在伊洛夫斯科耶—[[阿列克谢耶夫卡]]一带会合,完成了对德军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集团的合围。与此同时,从波德戈尔诺耶向卡缅卡进攻的第3坦克集团军[[第12坦克军]]已推进至卡尔片科沃一带,并与第18步兵军取得联系,从而使轴心国军队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集团的13个师被分割成两个孤立部分。在巩固包围圈外层防线的同时,第40集团军和[[第7骑兵军]]各部则在18日至19日沿科斯坚基—卡拉耶什尼克一线及[[瓦卢伊基]]一带的[[奥斯科尔河]]建立了包围圈外层防御。此时,[[西南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苏联)|第6集团军]]则从[[别洛卢茨克]]—[[新普斯科夫]]—季什科夫一线,从南面保障沃罗涅日方面军。19日至27日,被围的轴心国军队遭到歼灭,其间,[[第2航空集团军]]积极出动,协同地面部队作战。<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 />

==战役结果==

苏联红军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战役中向前纵深推进140公里,彻底击溃轴心国军队15个师,重创其6个师,俘虏其官兵86000多名,并在轴心国军队防线中打开了250公里的缺口,为[[1943年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取胜并向[[哈尔科夫]]方向实施进攻创造了条件。<ref name="苏联军事百科" />

==参考==
<references />

==相关内容==
{{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

[[分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战役]]
[[分类: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