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来自阅兵百科
无编辑摘要
| 照片说明 = 尼·亚·米哈伊洛夫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米哈伊洛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C%D0%B8%D1%85%D0%B0%D0%B9%D0%BB%D0%BE%D0%B2,_%D0%9D%D0%B8%D0%BA%D0%BE%D0%BB%D0%B0%D0%B9_%D0%90%D0%BB%D0%B5%D0%BA%D1%81%D0%B0%D0%BD%D0%B4%D1%80%D0%BE%D0%B2%D0%B8%D1%87_(%D0%B3%D0%BE%D1%81%D1%83%D0%B4%D0%B0%D1%80%D1%81%D1%82%D0%B2%D0%B5%D0%BD%D0%BD%D1%8B%D0%B9_%D0%B4%D0%B5%D1%8F%D1%82%D0%B5%D0%BB%D1%8C) Михайлов,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деятель)] . Википедия</ref>('''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ихайлов''',1906年9月27日[10月10日]—1982年5月24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俄罗斯族,[[莫斯科]]人,1922年参加工作,1930年加入[[联共(布)]],[[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毕业。
他曾担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苏共中央书记]](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新闻委员会主席(1965年10月至1970年6月)、苏联文化部长(1955年3月至1960年5月)、新闻委员会主席(1965年10月至1970年6月)、[[苏联文化部长]](1955年3月至1960年5月)、[[莫斯科州]]党委第一书记(1953年3月至1954年3月)、[[苏联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1938年11月至1952年10月)。
==生平==
1954年3月27日,任苏联驻[[波兰人民共和国]]大使。
1955年3月21日,任苏联文化部长。1955年3月21日,任[[苏联文化部长]]。<ref>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任命米哈伊洛夫为文化部长. 人民日报, 1955年3月25日第4版</ref>
1960年5月4日,不再担任苏联文化部长。<ref>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会议开幕 苏共中央全会讨论了最高苏维埃会议问题和组织问题. 人民日报, 1960年5月6日第6版</ref>
1982年5月24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特罗耶库罗夫公墓]]。
联共(布)—苏共第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组织局委员,十九届一中当选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书记。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联共(布)十八大、苏共十九大、二十大、二十二大、二十三大当选中央委员,1939年3月中央全会当选中央组织局委员,1952年10月中央全会当选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书记。苏联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七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