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A7%D0%B5%D1%80%D0%BD%D0%B5%D0%BD%D0%BA%D0%BE,_%D0%9A%D0%BE%D0%BD%D1%81%D1%82%D0%B0%D0%BD%D1%82%D0%B8%D0%BD_%D0%A3%D1%81%D1%82%D0%B8%D0%BD%D0%BE%D0%B2%D0%B8%D1%87 Черненко, 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1911年9月11[24]日-1985年3月10日),苏联第六代最高领导人,国家元首,俄罗斯族,[[叶尼塞省]][[米努辛斯克]]人,1929年参加工作,1931年加入[[全联盟共产党(布)]],中央高级党校毕业,[[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英雄]],三度[[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76,1981,1984)。
他曾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4年2月至1985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4年2月至1985年3月)、(1984年4月至1985年3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78年11月至至1985年3月)、[[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76年3月至1984年2月)。
==生平==
在勃列日涅夫末期和[[安德罗波夫]]时期,因为这两人的健康状况,所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常由契尔年科主持。
1984年2月11日,在安德罗波夫逝世以后,契尔年科当选1984年2月13日,在安德罗波夫逝世以后,契尔年科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3日,契尔年科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成为苏联第六代最高领导人。 1984年4月11日,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成为苏联第六代最高领导人。。
契尔年科在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时,一方面继续推行安德罗波夫原有的政策,展开反腐败斗争,另一方面提出了重视科技革命,将科学革命成功运用到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观点。他试图采取一些措施解决勃列日涅夫时期遗留的问题,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还未开展,重病就将他击倒了。
1985年3月10日下午7时20分,他因肝肺和心力衰竭逝世。逝世后,苏联宣布在11至13日全国哀悼三天,13日,在莫斯科[[红场]]为他举行了国葬。
苏共第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十四届、二十五届、二十六届中央委员,二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二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总书记。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84年2月11日,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4年2月13日,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6年,1981年和1984年,三度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苏共第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十四届、二十五届、二十六届中央委员,二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二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总书记。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84年2月13日,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4年4月11日,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76年,1981年和1984年,三度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