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舰队(俄罗斯联邦)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
红旗勋章
太平洋舰队

荣膺红旗勋章的太平洋舰队[1]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ый 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флот,缩写 ТОФТФ)是俄罗斯海军舰队之一,舰队司令部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其历史可追溯到1731年5月10[21]日。该舰队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进行军事安全活动的重要力量,包括战略核潜艇、通用核潜艇、柴电潜艇、远洋和近海水面舰艇、反潜部队、航空兵、岸防部队等,旗舰为近卫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

历史[编辑]

沙俄时期[编辑]

1731年5月21日,安娜·伊万诺芙娜女皇颁布法令,建立了以鄂霍次克为基地的鄂霍次克区舰队,俄国海军就此在远东建立了第一个永备海军基地和第一支海军舰队。该舰队最初的任务是在鄂霍茨克与勘察加半岛之间运送人员和物资,保障航路。俄国探险家则以鄂霍茨克军港为基地进行探险,其中维图斯·白令阿·伊·奇里科夫在美洲大陆和日本沿海活动,并发现了白令海峡

1799年7月8日,在保罗一世皇帝下令成立俄美公司后,鄂霍茨克区舰队开始了有规模造船活动。

1849年,鄂霍茨克区舰队的主基地迁至彼得保罗港(今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该舰队由此改名为勘察加区舰队

1854年8月18日至24日,在克里木战争期间,勘察加区舰队与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守军进行了抵抗英法联军的海上进攻。

1856年,勘察加区舰队更名为西伯利亚区舰队,其主基地迁至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

1871年,在俄国进占中国外东北领土后,西伯利亚区舰队将主基地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1898年,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海上威胁,该舰队开始了新的造船计划。

1900年,隶属该舰队的吉利亚克人号和朝鲜人号炮舰参加了在中国镇压义和团的侵略行动。

1904年2月5日,太平洋舰队Флот в Тихом океане)因俄日战争爆发成立,所有远东的俄国海军都归该舰队指挥,包括太平洋第1分舰队和西伯利亚区舰队,主基地设在从中国租界的旅顺港。在战争爆发后不久,驻旅顺港的俄海军舰艇就遭到日本海军袭击,3艘战列舰失去战斗力。而在战争期间,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下西伯利亚区舰队的少数舰艇。

1905年至1907年的第一次俄国革命期间,太平洋舰队的水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发动了武装起义。

1914年,西伯利亚区舰队拥有1艘装甲巡洋舰、1艘防护巡洋舰、1艘巡逻艇、8艘驱逐舰、17艘鱼雷艇和13艘潜艇。

苏维埃时期[编辑]

1922年,在俄国内战结束后,远东海军Морские сил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成立,由符拉迪沃斯托克舰艇支队和阿穆尔河区舰队组成。次年,英勇号驱逐舰、坚固号驱逐舰、精确号驱逐舰、红色十月号炮艇以及几艘辅助舰艇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修复并重新投入使用。

1926年,远东海军被解散,符拉迪沃斯托克舰艇支队被划归远东边防舰队。

1932年4月21日,远东海军再度重建。

1935年1月11日,远东海军更名为太平洋舰队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флот)。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太平洋舰队的部分兵力和舰艇被调往北方舰队,参加了保卫巴伦支海的战斗,另有14万水兵作为海军步兵的战士参加了前线的战斗。在苏联对日作战期间,太平洋舰队协助远东第一方面军解放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攻打沿海日军海军基地和港口,协助地面部队进行了南萨哈林岛战役千岛群岛战役

1947年1月,太平洋舰队被拆分为两支舰队,分别为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第5舰队5-й ВМФ)和驻苏维埃港第7舰队7-й ВМФ)。

1953年4月,第5舰队和第7舰队重新合并为太平洋舰队。

1965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在苏联人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20周年之际,向太平洋舰队授予红旗勋章

1970年代初,太平洋舰队形成了一支新型远洋核导弹舰队,以应对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战争并在太平洋发挥战略威慑作用。

俄联邦时期[编辑]

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联邦军费有限,远离俄国中心的太平洋舰队日益衰落,多艘主力舰、大型登陆舰、导弹驱逐舰退出现役,而现役舰艇的保养状况也令人堪忧,装备水平逐渐落后。此后,太平洋舰队没有接收到任何一艘新的二级水面舰艇和大型登陆舰。

2000年代末,太平洋舰队采开始接收辅助舰艇。

历任司令员[编辑]

远东海军司令员

太平洋舰队司令员

第5舰队司令员

第7舰队司令员

太平洋舰队司令员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