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来自阅兵百科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技术工程勤务上将 阿·伊·米高扬

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1](亚美尼亚语:Արտեմ Հովհաննեսի Միկոյան;俄语:Артём Ива́нович Микоя́н,1905年7月23日[8月5日]—1970年12月9日),原名阿努沙万·奥瓦涅索维奇·米高扬(亚美尼亚语:Անուշավան Հովհաննեսի Միկոյան;俄语:Анушава́н Оване́сович Микоян),苏联航空工程师,亚美尼亚族,梯弗里斯省博尔恰利人,1923年参加工作,1925年6月加入俄共(布)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毕业,工学全博士苏联科学院院士,两度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技术工程勤务上将军衔。

他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的胞弟,也是苏联最出色的航空工程师,领导和建立了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设计了多款性能优秀的战斗机,包括МиГ-1МиГ-3МиГ-15МиГ-17МиГ-19МиГ-21МиГ-25等。

生平[编辑]

1905年7月23日[8月5日],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生于梯弗里斯省博尔恰利县萨纳欣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他出生时,家中已经育有两儿两女,其中包括未来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阿纳斯塔斯。他曾就读于一所两年制农村学校,后来被送到梯弗里斯的一所亚美尼亚学校继续学习。

1921年夏,他在家乡组织了一个共青团支部。

1923年,他前去顿河畔罗斯托夫投奔哥哥阿斯塔纳斯,并在红阿克赛工厂当车工,晚上则在工厂技术学校学习。

1926年11月,搬到莫斯科居住,并在莫斯科迪纳摩工厂当车工。次月,出席了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1928年12月,应征入伍,并在驻奥廖尔州利夫内的第6步兵师第18步兵团中服役。

1929年8月,进入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军事学校学习,其间担任学校团委责任书记。

1930年11月,从部队退伍后,担任莫斯科压缩机厂党委责任书记。

1931年3月,任莫斯科市斯大林区党委指导员。同年5月,进入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气动系学习。

1935年,被派往哈尔科夫的工厂实习,并与学院其他学生试制他们的第一架飞机。

1937年10月22日,通过毕业设计答辩。在从学院毕业后,他被任命为国营第1航空厂军事代表,而在尼·尼·波利卡尔波夫的设计局由第156厂搬迁国营第1航空厂后,米高扬就参加了И-153战斗机的开发工作。

1939年5月,在波利卡尔波夫赴德国出差期间,工厂总工程师彼·瓦·杰缅季耶夫则指派米高扬与米·约·古列维奇组建新的实验设计部门,并负责了И-200战斗机的研制工作。

1939年12月8日,根据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部的命令,米高扬任国营第1航空厂副总设计师兼第1设计局局长,而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即米格设计局)就此形成。

1940年12月,任国营第1航空厂总设计师。在他的领导下,国营第1航空厂设计局开发出来МиГ-1МиГ-3以及И-250战斗机,其中前两者是红军航空兵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主力战斗机之一。战后,他又负责研制了苏联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МиГ-9。此后,他又主持设计了МиГ-15МиГ-17МиГ-19等型号战斗机。

1956年1月9日,他设计的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МиГ-21进行了首次试飞。

1964年,他完成了对МиГ-25战斗机基础型号的设计。此外,他还参与了КС-1、КС-7、К-10、Х-20、Х-22等导弹的设计和改进工作。

1970年12月9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联共(布)—苏共十四大、二十大、二十一大、二十二大、二十三大代表。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八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 三级军事工程师,1938年4月13日
  • 二级军事工程师,1940年9月11日
  • 工程上校,1943年3月18日
  • 航空工程勤务少将,1946年3月1日
  • 技术工程勤务少将,1951年6月20日
  • 技术工程勤务中将,1963年2月23日
  • 技术工程勤务上将,1967年10月27日[2]

荣誉[编辑]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国徽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加里宁什维尔尼克伏罗希洛夫勃列日涅夫米高扬波德戈尔内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葛罗米柯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