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来自阅兵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德语:Erster Weltkrieg;法语: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俄语:Пе́рв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简称一战,是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由两大资本主义列强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和投资场所,奴役其他民族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平衡和突跃式发展的结果。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多年里,美、德、日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开始超过和排挤老牌的英法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英法占有的广大殖民地,其中德英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并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德国企图通过战争力图击败自己的主要对手——英国法国,把他们的殖民地占为己有,并巩固在阿尔萨斯-洛林低地三国的统治地位,同时削弱俄国,从其手中夺取波兰、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置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于自己势力之下,并与奥匈帝国一起进一步巩固在巴尔干的地位。英国想要消灭德国这个竞争者,同时削弱自己的盟国——法国和俄国,维持欧洲的势力均衡。法国打算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俄国则企图阻止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的扩张,企图攻占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巩固自己在巴尔干的地位。

第一次低界大战先在八个欧洲国家(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黑山)之间开始,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约15亿人卷入战争,有约7000万人被动员参军。

战争准备和战争计划[编辑]

德国早在1879年就与奥匈帝国结成了反对俄国法国的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这个同盟,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中央同盟,即三国同盟。俄国和法国针对这个联盟于1891—1893年建立了俄法联盟。英国于1904年同法国签定了协定,1907年又与俄国签定了协定。英、法、俄集团被称为三国协约(后协约国)。意大利在战争开始时宣布自己中立,后因协约国许诺满足其领土要求,于1915年加入协约国一方。两个集团开始备战后,展开了布署兵力和争取新盟国加入本集团的外交斗争。这就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引起了一系列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1]

战争开始前,两个集团都把军队扩充到几百万并建立起发达的军事工业。由于双方都低估了对方的经济和军事潜力,因此基本上都只准备打一场速决战,并未考虑到战争可能演变为持久战。德国依靠先进的军事工业基础,先于敌人进行战争准备,企图以此弥补自己资源有限之不足。[1]

法国、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武装力量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因而能补充大量受过军训的兵员。英军最初通过雇佣志愿兵补充兵员,但在战争中期也实行了普遍义务兵役制。交战国的陆海军在编制和武器装备方面大致相同,法国有军用飞机156架,德国有232架,英国有258架,俄国有263架。舰队由主力舰和轻主力舰,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雷击舰以及潜艇组成。战争开始前,协约国海军编成内有各舰种的水面舰艇 762艘和潜艇1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艇35艘。[1]

两大军事集团耗费多年制定战争计划,并形成了各自的最终方案,都意图进行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德国的计划,即施里芬计划,是根据避免两线同时作战的原则指定的。该计划规定先对法后对俄实施闪电式的毁灭性突击,德军将先对贝尔福埃皮纳勒图勒凡尔登的防线展开进攻,并从西面对巴黎实施纵深迂回,突击法军侧翼和后方,把法军击退至摩泽尔,随后在洛林要塞与瑞士边境之间展开攻势,由此迫使法国退出战争,对法作战预计6—8周。在东线,预计先用少量兵力遏止俄军,必要时可放弃东普鲁士,撤至维斯瓦河。而施里芬的继任者,小毛奇则对兵力部署进行了较大的改动,由于担心法军入侵阿尔萨斯-洛林并包围梅斯以北的德军,决定抽调右翼进攻兵力以加强左翼,导致右翼的兵力优势由从7:1降为3:1。在海战方面军,德军统帅部集中主力对于英国海军,首先以轻型舰艇和潜艇战削弱英海军实力,随后在总决战中将其消灭,规定在英海上交通线上实施大规模巡洋战役。在波罗的海,则以一支不大的兵力遏止俄国海军。奥匈帝国的作战计划是在德军总参谋部的干预下制定的,预定在对俄和对巴尔干的两个战场同时作战,并且不排除开辟意大利战场的可能性。奥匈帝国陆军相应的编为3个集群,A集群拥有全军一半以上的部队,任务是围歼在波兰的俄军,巴尔干集群兵力最少,负责进攻塞尔维亚和黑山,B集群占总兵力的四分之一,任务是加强前两个战场并用来开辟新战场。[1]

法国计划将兵力用于连个防线,即东面的洛林防线和东北面的凡尔登—梅斯方向,而法军针对德国境内的进攻计划相对保守,将进攻的希望寄托于东线战场的俄军。在海战方面,法国海军应保障地中海的海上交通线,其中包括保障阿尔及利亚殖民地驻军调防法国的通道,而拉芒什海峡(即英吉利海峡)的舰队任务是防守基地和港口并支援英国海军舰队。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进攻性,计划在加利西亚对奥匈和在东普鲁士对德国同时采取进攻,并根据德奥军队的布防执行两套方案之一。如果德国集中主力进攻法国,则实施俄军主攻奥匈帝国的方案,若德国将俄国视为主要进攻方向,则实施部队主力与德军交战的方案。一旦土耳其参战,则组建高加索集团军。波罗的海舰队的任务是防守彼得格勒近海海域,阻止德国舰队进入芬兰湾黑海舰队的任务是对博斯普鲁斯海峡实施海上封锁。英国计划将战争的全部重担交给盟国,本土陆军起辅助作用,同时组建由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组成的远征军参加大陆作战。海军的任务是保障英国与殖民地及其盟国、通商国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的沿海地带和舰队,保障输送赴法军队及其补给品。计划还规定要与德国海军进行了争夺制海权的总决战。比利时的站在计划以防御为主,而塞尔维亚的计划包含了与俄国联合针对奥匈帝国的作战。[1]

战争爆发[编辑]

1914年6月15[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即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奥匈帝国在与德国商定后,向塞尔维亚提出了最后通牒。俄国等协约国大国建议奥匈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7月15[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并炮击贝尔格莱德。7月17[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7月19日[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7月21日[8月3日],德国又向法国宣战,同时向拒绝接受德军通过本国领土的比利时宣战。7月22日[8月4日],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向德国宣战。[1]

在西欧战场,德国和法国分别于8月17日和18日完成总动员。徳军的7个集团军和1个独立部队(约160万人,5000门火炮)在亚琛至上莱茵的比、卢、法边界约380公里的正面战线上展开,其三分之二的兵力(约110万人)作为进攻主力部署在梅斯以北200公里的正面上。德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是威廉二世,实际上由小毛奇指挥(1914年9月14日起为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1916年8月29日起为保罗·冯·兴登堡)。法军由约瑟夫·霞飞指挥(1916年12月起为罗贝尔·尼韦勒,1917年5月17日起为菲利普·贝当),编有5个集团军和若干个师集群(共132.5万人,4000余门火炮),在贝尔福伊尔松的345公里战线上展开。比军编有11.7万人和312门火炮,部署在利勒运河—热特河一线(即布鲁塞尔那慕尔列日一带)。英国远征军由约翰·弗伦奇指挥(1915年12月为道格拉斯·黑格),编有7万人和328门火炮,于8月20日前在法军第5集团军左翼,即勒卡托—莫伯日一带部署。双方在西欧战场总共投入了300余万兵力和9600余门火炮。[1]

在东欧战场,德军把马克西米利安·冯·普里特维茨的第8集团军(20余万人,1044门火炮)部署东普鲁土,并将雷穆斯·冯·沃伊尔施的后备军(2个后备师)部署在西里西亚。奥匈在加利西亚展开了3个集团军和2个集团军级集群(共100万人,其中25万人尚未达到,1848门火炮)。俄军则在400公里长的战线上部署了2个方面军(共100余万人,3203门火炮),包括西北方面军(司令官为雅·格·日林斯基,辖2个集团军)在涅曼河纳雷夫河一线展开,西南方面军(司令官为尼·尤·伊万诺夫,辖4个集团军),在维斯瓦河西布格河德涅斯特河一带展开。奥匈在与塞尔维亚接壤的边境部署了2个集团军(共14万人和546门火炮),由奥斯卡·波蒂奥雷克指挥。塞军由拉多米尔·普特尼克指挥,包括4个集团军(共25万人和550门火炮),黑山军队拥有3.5万人和60门火炮。[1]

1914年战事——速决战转为阵地战[编辑]

1914年8月2日,德军破坏中立承诺,占领了卢森堡公国。8月4日,侵入比利时。在攻克列日之后,德军越过默兹河深入比利时境内进攻,随后又开始向法国边界展开进攻,以争夺军事上的主动权。在此情况下,法军统帅部改变了作战部署,将左翼各集团军调往比利时边境迎击德军,并使已经在8月7日至14日间在阿尔萨斯孚日洛林一带发动进攻的法军右翼部队(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转入防御。8月21日至25日,德军与法军在法比边境交战,德军利用右翼对法军形成的包围态势和兵力与机动性方面的优势击溃了法军,法军被迫不断后撤。德军在边境击溃法军后,放弃了原先从西面迂回巴黎的方案,改为从巴黎东面的马恩河进攻,并于9月4日推进至这一地区。法军统帅部则将新组建的第6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调往巴黎一带,并实施反攻。9月5日至9日,两军在巴黎与凡尔登之间(马恩河两岸及埃纳河上游)爆发了遭遇战,即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最终英法联军获胜,将德军赶出埃纳河与韦尔河一带。9月16日至10月15日,双方爆发了被称为“奔向大海”的一系列交战,战火一直延伸至海岸地区。随后,两军又在佛兰德交战,并在11月中旬结束。至此,西线的战事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1]

在东欧战场,俄国西北方面军各集团军于8月4[17]日对东普鲁士的德军第8集团军发动进攻,而俄军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于第二天对加利西亚的奥匈军队展开攻势。俄军在东普鲁士战役初期击败德军第8集团军,攻入东普鲁士,但德军统帅部成功利用俄军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形成的缺口,在坦能堡一带先后击败俄军第2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同时,俄军与奥匈军队在近400公里的战线上投入了100多个步兵师和骑兵师(约200万人),爆发了大规模的加利西亚战役。在战役中,俄军西南方面军攻占了加利西亚,奥匈军队损失惨重。随后,俄军又与德奥军队进行了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罗兹战役,互有胜负。在巴尔干战场,奥匈军队向塞军发动了进攻,但塞军与黑山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击退了奥匈军队的攻势。[1]

1914年10月,土耳其加入中央同盟国一方参战,从而形成了近东战场,双方在高加索、达达尼尔、叙利亚、巴勒斯坦、苏伊士、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交战。在高加索方向,俄军组建了由伊·伊·沃龙佐夫-达什科夫指挥的高加索集团军,并在萨雷卡梅什战役中击败了土军。与此同时,在远东太平洋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加入协约国,夺取了德国在这些地区的殖民地。在非洲英法联军夺取了德国的多哥殖民地(又在1915—1916年夺取了德属西南非和喀麦隆等殖民地)。[1]

在海上,英国海军北海的德军舰队实施封锁,德国海军则试图以战列巡洋舰袭击英国沿海地区,诱使英军舰队出港并将其消灭,但未能得逞。而潜艇在与水面舰艇、运输船的战斗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促使各国加紧制造潜艇并研究反潜作战。双方在黑尔戈兰湾科罗内尔角福克兰群岛等地爆发了大规模海上决战。[1]

经过1914年的战事,各交战大国都无法通过一场短期战争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计划将对手击败,双方在防御中开始构筑堑壕。机枪火力的大显神威引起了战术的改变,步兵已无法通过密集的散兵队形发动进攻,不得不在战斗中利用地形进行近距离作战。炮兵火力被视为给步兵开辟进攻道路的最有效手段,重炮兵充分发挥了其作用。航空兵在战争中被用于侦察、通信、校正炮兵射击和航空照相,还不具备轰炸的能力,而飞艇则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海上的交战则以轻型舰艇、潜艇和水雷武器为主。[1]

1915年战事——德国两线作战[编辑]

在双方进入持久战后,德国将主力部队调往东欧战场,意图使俄国退出战争。俄军大本营则计划同时从东普鲁士方向进攻德国,从喀尔巴阡山脉方向进攻奥匈帝国。德军统帅部在掌握俄军动向后,在上述两个方向集中兵力先于德军发动进攻。在东普鲁士,德军第8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于1月25日[2月7日]发动攻势,但未达成两面夹击俄军第10集团军的目的,仅切断并合围了第10集团军的1个军(即奥古斯图夫战役),俄军主力撤至格罗德诺—奥索维茨一线。而在下博伯尔河—纳雷夫河一线,俄军在2月至3月间的交战中重创了马克斯·冯·加尔维茨指挥的集群,德军由此撤至俄德边界线(即普扎斯内什战役)。在战场南翼,俄军与奥匈军队进行了一系列遭遇战,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军在经过长期围攻后,于3月9[22]日攻克了佩列梅什利要塞。[1]

德军随后在东欧战场发动了戈尔利采—塔尔努夫战役。6月,德奥军队占领了加利西亚。与此同时,德军又在波罗的海沿岸展开进攻,对西布格河维斯瓦河间防守波兰的俄军主力部队实施进攻,此外还在东普鲁士及其战场其他方向展开进攻,以策应在波兰方向的行动。德奥军队取得重大胜利,击溃了在波兰驻防的俄军。9月,德军在维尔诺一带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即维尔诺战役,德军很快受阻。9月底至10月初,东线战场也转入阵地战。[1]

在西欧战场,英法联军与德军进行了局部战役。4月22日,德军为突破伊珀尔附近的防御,首次使用了化学武器(氯气),并揭开了毒气战的序幕。9月25日至10月6日,英法联军在香槟阿图瓦一带展开大规模进攻战役。[1]

t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并以87万人和1700门火炮的兵力进攻奥匈帝国,从而形成了意大利战场。意军在伊松佐河先后组织了四次进攻作战,但均未成功。10月14日,保加利亚加入中央同盟国,并与德奥军队配合进攻塞尔维亚,经过了两个月作战后占领该国领土。而英法联军虽然在塞萨洛尼基登陆,企图援助塞尔维亚,但未能奏效,随后双方在塞萨洛尼基一线对峙。在高加索和阿拉伯战场,俄军在阿莱什基尔特战役中巩固了对凡湖乌尔米亚湖的控制,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等地,双方不分胜负。1915年底,俄国因担心伊朗背刺,因此派遣部队出兵伊朗北部,占领了加兹温哈马丹库姆[1]

在海上,双方进行的最大规模海战是位于地中海达达尼尔海战,以及英德巡洋舰之间在北海多格滩波罗的海哥得兰岛爆发的海战。[1]

在1915年的战事中,德国未能击垮俄国使其退出战争,只能继续在两个战场上作战,英法两国借此得以喘息并动员战争潜力。战争规模也在1915年扩大,参战国和军队数量增多,并且出现了新的战场。由于丧失了作战的突然性,进攻方不得不在狭窄的正面上“啃骨头”,防守方则拥有时间加强防线并投入预备队,从而形成了势均力敌的态势。此外,交战各国扩大了航空兵规模,飞机数量显著增加,出现了分别执行轰炸、夺取制空权、侦察的三种航空兵。[1]

1916年战事——阵地战与最后的海上决战[编辑]

1916年初,德军距巴黎100公里,而惨遭失败的奥匈军队也重新稳固了战线,并强化防御,但战争的优势依然处在协约国一方。而已经自顾不暇,遭到严重经济封锁的德国仍然需要不断向起盟友不断提供物资、装备、兵力等各种援助。此时,协约国以365个师的总兵力优势与拥有286个师的中央同盟国,并且英军在法国部署约40个师,给德军造成一定压力。[1]

两大交战集团在1916年都提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作战目标。德军统帅部重新把主力调向西欧战场,打算迫使法国退出战争。而协约国的盟国代表会议也在1915年12月6日至8日通过了总战略计划,规定各国要在1916年从各个战场实施协调一致的进攻。[1]

德军统帅部选择在凡尔登筑垒区正面的狭窄地段实施进攻,其攻势于2月21日开始,德军期望此次进攻能打乱法军整体的防御体系并打通前往巴黎的道路。但凡尔登战役最终演变成历史10个月之久的大规模流血消耗战,双方总共损失约100万人,由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与此同时,英法军队主动发动了同样为阵地战的索姆河战役,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坦克。8月28日,德军统帅部发生了人事变动,军队指挥大权移交给新任总参谋长保罗·冯·兴登堡和副总参谋长埃里希·鲁登道夫[1]

在东欧战场,俄军西南方面军在阿·阿·布鲁西洛夫的指挥下与5月22日[6月4日]起实施了成功的进攻,即布鲁西洛夫攻势,在宽大的正面防线上突破了德奥军队防线。8月,拥有40万军队的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一方,形成了罗马尼亚战场。虽然罗军在参战后协同俄军第9集团军向德奥军队发动了进攻,但在一个月后,德奥军队开始实施反击,并在11月21日[12月4日]攻占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为增援罗军,俄军统帅部将35个步兵师和11个骑兵师调往罗马尼亚战场。在高加索战场,俄军高加索方面军成功实施了埃尔祖鲁姆战役特拉布宗战役,击溃了土军第2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推进了约250公里并攻占了埃尔祖鲁姆特拉布宗埃尔津詹等城市。而巴拉托夫远征军在1月份便开始进攻,5月在巴格达方向推进至土耳其-伊朗边境。在意大利战场,意军在伊松佐河的进攻中付出了很大代价,且进展缓慢,而奥匈军队在5月至6月间的特伦蒂诺战役中也未达成预期目的。[1]

双方水面舰艇在1916年的海战中活动频繁,德英海军主力也在5月31日至6月1日进行了世界大战中唯一一次海上总决战——日德兰海战[1]

在1916年的战事中,双方均利用了新的战略战术和军事装备。双方采用了更大的防御纵深,其主体由2至3个驻垒区组成,防御一方广泛运用了反突击战术。为了提高对步兵的火力支援效率,采用了移动阻拦射击——徐进弹幕射击战术,而化学武器也改为通过火炮发射,替代低效率且不稳定的毒气吹放武器。步兵装备了新式喷火器、轻机枪、坦克。航空兵则比1914年增加了3至4倍,出现了争斗制空权的战斗,新式飞机还改进了作战技术性能,可用于针对地面的航空火力打击,轰炸机也被用来对敌后实施打击,歼击机承担了攻击敌方飞机的任务,并由单机空战战术升级为多机编队战术。而双方的海战经验表明,海上总决战的思路已经完全不合时宜。即使引入了新式战略战术和军事装备,双方也均未在1916年实现各自的计划,双方的作战依然以阵地战为主,但协约国仍然掌握有战争的主动权,而各国人民群众不堪承受战争的重负,不满和愤慨清晰日益增长。[1]

1917年战事——协约国进攻,无限制潜艇战,俄国退出战争[编辑]

历经两年半的交战后,各参战国损失巨大,物资枯竭,生活物资短缺,引起了人民群众极大的不满,中亚、爱尔兰、柏林等地均爆发了起义或反战游行,军队中也直接出现了反战运动,俄国正酝酿着革命风潮。而中央同盟国的处境更是每况愈下,在遭受英国海军的封锁下,德国经济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战争需求,物力人力资源匮乏,而奥匈帝国的处境更加糟糕,反而协约国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美国在1917年4月6日参战以后。此时,德军统帅部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无限制潜艇战上,并在各个战场转入战略防御,而协约国几乎利用人力物力优势在1917年结束战争。在1916年11月召开的尚蒂伊代表会议上,协约国决定在东西两个战场同时实施进攻,以击败德国和奥匈帝国,其中英法联军将承担进攻的主要任务。[1]

英法联军计划在埃纳河兰斯苏瓦松一线约40公里宽的战线上发动攻势,投入了法军6个集团军和英军3个集团军,共100个步兵师、10个骑兵师、11000余门火炮、约1000架飞机、200辆坦克的兵力和装备,而俄军也派出1个旅(约2000人)参加此次进攻战役。4月9日,英法联军开始发动进攻,即尼韦勒战役,但法军在战役中遭受巨大损失,引起部队骚动。下半年,英法联军又在“梅西讷”—伊珀尔凡尔登吕埃-马尔迈松康布雷一线实施了一系列战役。其中,英法联军在康布雷战役中首次尝试了密集使用378辆坦克在狭窄的地带进行突破,进行了步兵、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和骑兵的协同作战。[1]

在东欧战场,俄军于1月(旧历12月)实施了米塔瓦战役。2月27日[3月12日],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俄国帝制政权。但在二月革命后上台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推行战争政策,意图通过战争巩固政权,并发动了6月的克伦斯基攻势,结果导致俄军损失惨重,引起士兵和群众极大的愤慨。8月19日[9月1日],德军发动里加战役,从俄军手中攻占了里加。9月29日[10月12日]至10月6[19]日,德国海军为攻打蒙海峡群岛实施了蒙海峡群岛战役。10月25日[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第一时间呼吁各参战国停战并在12月2[15]日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1]

在意大利战场,德奥联军实施了成功的卡波雷托战役,突破了意军防御,推进100多公里,抵达皮亚韦河一线。在英法统帅部紧急抽调11个师前往意大利后,才制止住德奥联军的进一步攻势。在巴尔干战场,协约国军队对保加利亚的进攻仍未奏效,双方依旧在塞萨洛尼基一线对峙。在中东战场,英军攻占了巴格达雅法耶路撒冷等城市,深入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1]

在海上,德国海军于2月1日起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了英国大量舰艇,对英国海上交通线造成很大威胁,但无法逼迫英国退出战争。[1]

在1917年的战事中,两大交战集团开始采取在多个方向同时实施进攻这一新式作战方式,为了达成战役突然性,不再实施连续多日的炮火准备,对敌防御仅需形成压制而不是摧毁,从而改用短促的炮火准备。在战术上,由散兵线的作战方式逐步转变为集群战斗队形作战,这种集群战斗队形产生了凡尔登战役期间。炮兵(特别是重炮兵)数量增加,军属炮兵下放到师一级,而军一级则靠新组建的炮兵和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加强。军队装备了毒剂抛射炮、反坦克炮等武器,防御战也更加寻求机动和积极的防御。航空兵的使用日益频繁并更具有计划性。此外,更加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势也对世界大战产生了影响,俄国因爆发十月革命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为其他国家的人民停止战争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1]

1918年战事——德国及其盟友投降[编辑]

2月18日,由于苏俄德国谈判破裂,德奥联军恢复了对俄国的进攻,开始侵占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在德国的威逼之下,苏俄最终同意与德国缔结《布列斯特和约》。在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则将重心全部转移至最重要的西欧战场,土耳其也不需要在高加索与俄国继续对峙,此时中央同盟国占据着俄国、罗马尼亚、法国、意大利大片领土以及整个比利时、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但是经济方面,海外殖民地被占领对中央同盟国集团十分不利,而协约国的工业部门生产了更多的飞机、坦克,并利用殖民地军队来补充兵力。此外,美国于1918年3月参战,极大地改变了两大交战集团的力量对比。[1]

3月21日,德军赶在美军主力抵达法国前在皮卡迪发动进攻战役,并在战役初期取得了可观的战果,其第18集团军攻克了法军防线,共推进84公里。但由于德军东欧战场的兵力尚未完全撤出,缺少预备队,最终在法军的完全抵抗下,德军依然没有攻占亚眠,仅在双方战线上形成一个突出部。5月至6月,德军另连个集团军在利斯河两岸对佛兰德的英军发动进攻,以扩大德军自三月以来取得的战果,随后又在埃纳河瓦兹河一带展开攻势。德军在攻势中取得很大进展,在60公里宽的战线上突破法军防御,推进约20公里并抵达马恩河一线,距巴黎已不到70公里。7月15日至17日,德军在马恩河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即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但被法军组织的纵深防御击退,而法军则在18日转入反攻,将德军从马恩河击退至乌尔克河,随后又继续追击至埃纳河—韦尔河一线。在马恩河战役后,战略主动权完全转入协约国手中,英法联军在8月实施了消除德军在亚眠附近突出部的亚眠战役圣米耶勒战役。9月26日,协约国转入总攻。而此时,德国的经济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甚至向美国提出了停战请求,而其盟友的处境更加危险。9月29日,保加利亚率先与协约国缔结停战协定。10月30日,土耳其也与英国缔结了停战协定。11月3日,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势如破竹的攻势下投降,同时,德国也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君主制被推翻。11月8日,德国代表团在贡比涅森林与英法联军统帅部谈判,被迫接受了停战条件并于11日签订了停战协定。根据停战协定,德国将解除军队武装,并让协约国军队占领莱茵地区。[1]

双方在1918年的交战重要集中在西欧战场,军事行动在这一战场几乎不间断地持续了235天(3月21日—11月11日)。双方在400公里的战线上集中了20个集团军(德军9个集团军、协约国军队11个集团军),总兵力达600万人,还包括大量兵器和装备。这一年,双方大量集中使用了坦克、炮兵、化学兵和航空兵,在进攻方向上配置了每公里65—100门火炮、9—20架飞机、近14辆坦克的兵力密度。而德军的轰炸机还设法轰炸了巴黎和伦敦(尽管参与轰炸巴黎的485架飞机只有37架飞临城市上空并投弹)。双方都需要在猛烈的空袭和炮火袭击中保障物资供给,而汽车运输的作用大大增强。[1]

战争结果[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51个月又2周,以德国及其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战争为革命创造了客观条件,俄国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德国也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奥匈帝国也因战争而解体并在各地爆发了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其造成的社会后果及其规模,即参战国之多、军队之众、交战区域之大、战斗之激励,在整个人类历史都是空前的。战争不仅仅在陆上和海上进行,还发展到空中,双方甚至使用了化学武器。战火波及至欧洲亚洲非洲,卷入世界大战国家的人口占全人类的三分之二以上。两大交战集团的军队规模达到了3700万人,其中中央同盟国动员了2300余万人,协约国动员了2750万人,其中包括殖民地国家的近600万居民。大战期间,死于战场或因伤致死的人数达到了950万,负伤的则有2000万人。[1]

第一次世界大战迫使各交战国主要工业部门的企业转入军工方面,并且使整个国民经济都服务于战争。军工生产、铁路运输、汽车运输的改进和增长,武器装备的发展都改变了战争的技术基础。在战争中,飞机、坦克、潜艇、高射炮、反坦克炮、迫击炮、毒气弹、燃烧弹、光学设备和测量仪器等新式装备被广泛运用。其中,法国在1914年仅生产了541架飞机,而在1918年则达到了24652架,在1916年仅生产100辆坦克,而在1918年达到了3200辆,而德国和英国也在战争时期各自生产了超过4.7万架飞机。军队的火力得到很大的加强,仅步兵师配置的火炮和重机枪增长量就可见一斑——英法德等国在战争前拥有轻重火炮1.5万余门,而在战争结束前夕,双方就有5.35万门火炮和3.7万门迫击炮,法军的炮兵比重由1915年的18.1%提高到1918年的35.7%;英法两国在战前拥有7000多挺重机枪,而在战争结束前夕则有8万挺重机枪,除此之外,还有差不多数量的轻机枪。在大规模进攻战役中,参战的火炮数量达到了数千门,主要战场的火炮密度达到了每公里100门以上,步兵火力也增加了1.5—2倍。[1]

在战争期间,军队开始普及机械化。在1914年,每个士兵平均使用机械能力为0.3—0.4马力,而1918年达到了1.5—2马力。坦克兵在战争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战争结束前,协约国生产了8000余辆坦克,坦克的技术性能均有改善,其速度提高到13公里/小时,最大航程达100—150公里。大量集中使用坦克,证明坦克是极其有效的兵器。航空兵也在战争中由辅助兵种发展为独立兵种,这对军队建制和陆军战术都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在停战前,交战国的军用飞机达到了10131架,其中歼击机为4063架,侦察机为4578架,日间轰炸机为686架,夜间轰炸机为804架。为争夺制空权,双方的飞机发生了空战,并且还参加了对对面的攻击。此外,工程兵的比重亦增加了0.5—1倍,同时,骑兵的规模因战争发展大幅缩小。海军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改进旧式海军和旧式舰种后,出现和发展了新式海军和舰种,而潜艇的作用也得到极大提高,海军航空兵成为新兴兵种。[1]

战后,战胜国与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根据巴黎和会的结果,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和约,与保加利亚签订了讷伊和约,与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和约,与土耳其签订了塞夫勒和约。巴黎和会还决定成立国际联盟,通过了国际盟约,把盟约列为上述和约的组成部门。之后,各国又举行了华盛顿会议,对各大帝国主义列强的战后利益进行了调整,从而形成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该体系并没有消除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了更大的隐患,使新一轮重新划分世界的角逐开始,并最终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1]

参考[编辑]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1015-10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