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费奥多罗维奇·费德科

来自阅兵百科
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伊·费·费德科

伊万·费奥多罗维奇·费德科[1]Іва́н Фе́дорович Федько́;俄语:Ива́н Фёдорович Федько́,1897年6月24日[7月6日]—1939年2月26日),苏联革命家、军事家,乌克兰族,波尔塔瓦省罗姆内人,1915年入伍,1917年6月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1918年加入工农红军红军军事学院毕业,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军衔。

他曾担任苏联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1938年1月至1938年4月),是一战老兵,是俄国内战中红军杰出的高级指挥员,参加了在南乌克兰、克里木、北高加索的战斗,但在大清洗中被捕遇害。

生平[编辑]

1897年6月24日[7月6日],伊万·费奥多罗维奇·费德科生于波尔塔瓦省罗姆内县赫梅利夫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他七岁时,随着父母搬迁到比萨拉比亚省居住,童年时期在当地的一所公立学校学习。

1915年5月,他在基希讷乌的亚历山大职业学校毕业,获得木匠资质,然后在当地一家家具厂工作。

1915年秋,应征入伍,被编入宾杰里列兵团中受训,随后,他又被编入第42预备步兵团。

1916年4月,随部队被派往奥拉宁鲍姆接受机枪训练。

1916年7月20日,被派往前线,在西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第105步兵师第420步兵团中担任机枪手。同年秋,他参加了布鲁西洛夫攻势并在战斗中负伤,随后升任排长。

1917年2月,被派往基辅第四步兵学校学习。

1917年6月,被分配到第35预备步兵团担任排长。

1917年8月,他被选举为第35预备步兵团的营长。

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他在费奥多西亚组织了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政权,同时还在当地组织了赤卫队,该赤卫队随后被编入黑海第1团。

1918年3月,他随部队在尼古拉耶夫抵抗德奥联军的侵略,随后,又转战北塔夫利和克里木一带与乌克兰国民军交战。

1918年5月至7月,他在库班-黑海苏维埃共和国军队中先后担任第三纵队和第一纵队司令员,指挥部队抵抗邓尼金白军的进攻,参加了保卫季霍列茨克的战斗,期间身受7处伤。伤愈后,任第一纵队司令员。

1918年10月27日,任北高加索革命军代理总司令。

1918年11月,任第11集团军副司令员。

1919年2月,任克里木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克里木红军副司令员。

1919年7月21日,在克里木红军改编为第58步兵师后,任第58步兵师师长,期间,他指挥部队与南俄白军和无政府主义叛军交战,因表现英勇出色被授予第一枚红旗勋章

1920年,任第13集团军第46步兵师师长,率部与弗兰格尔白军在北塔夫利交战,由于表现出色被授予第二枚红旗勋章。同年11月,指挥第46步兵师解放了费奥多西亚。

1921年,他参与了平息喀琅施塔得叛乱的军事行动。同年5月,他又指挥部队参加了平定坦波夫叛乱的军事行动。

1922年12月23日,从红军军事学院毕业后,任雅罗斯拉夫尔第18步兵师师长。

1924年4月,任第13步兵军军长,指挥该部在中亚参与了清剿巴斯玛奇反苏武装的军事行动。

1925年11月,任第2步兵军军长。

1927年2月,任北高加索军区参谋长。

1928年10月,任列宁格勒军区副司令员。

1931年2月,任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员。

1932年3月,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员。

1933年10月17日,任远东特别集团军副司令员。

1934年6月20日,任远东特别集团军滨海边疆区集群司令员。

1937年5月,任基辅军区司令员。

1938年1月,任苏联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同年3月,增选为工农红军总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8年4月,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的捏造下,他被因·安·哈利普斯基谢·彼·乌里茨基伊·潘·别洛夫等人诬告在红军中组织阴谋集团。为了自证清白,他当庭对质,甚至向约·维·斯大林写信澄清。

1938年7月7日,他被突然逮捕,随后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在狱中遭到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严刑拷打。

1939年2月26日,他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判处死刑,当天被枪杀。

1956年5月26日,根据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的决定,他被平反并恢复一切名誉。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主席团委员。

军衔[编辑]

沙俄

  • 列兵,1915年12月31日
  • 下士,1916年7月9日
  • 准尉,1917年6月24日

苏联

荣誉[编辑]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