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卡累利阿语:Karjalas-Suomelaine Sosialistine Nevvostotazavaldu;芬兰语:Karjalais-suomalainen sosialistinen neuvostotasavalta;俄语:Каре́ло-Ф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1940年3月31日至1956年7月16日期间苏联境内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转变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国,即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历史[编辑]
苏联根据《苏芬莫斯科条约》吞并了芬兰的部分边境领土,结束了苏芬战争。
1940年3月31日,苏联第一届最高苏维埃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转变为加盟共和国,即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以及将从芬兰获得的大部分领土移交给卡累利阿-芬兰的法律。卡累利阿-芬兰则成为当时苏联的第十二个加盟共和国,其首都位于彼得罗扎沃茨克。
1940年4月13日至15日,卡累利阿最高苏维埃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将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改组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法律,选举了最高权力机构并选出宪法委员会来制定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1941年至1944年,卡累利阿-芬兰的大部分领土(包括以前不属于芬兰的领土)被德国和芬兰军队占领,而卡累利阿-芬兰政府则临时迁往白海城。在1944年夏,苏联红军发动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从而收复了该共和国全境。
1944年,隶属于该共和国的维堡区和普里奥焦尔斯克区被划归给列宁格勒州。
1956年1月1日,随着苏芬关系改善后,苏联则将莫斯科停战协定中占领的波卡拉半岛提前交还给芬兰,承认芬兰保持中立,准许其加入联合国。同年7月16日,卡累利阿-芬兰由加盟共和国降格为自治共和国,并重新回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此同时,国号中的“芬兰”一词也被删除。此后,苏联也对其宪法、国徽进行了相应修改。
共和国领导人[编辑]
历任卡累利阿-芬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 根纳季·尼古拉耶维奇·库普里亚诺夫,1940年4月26日—1950年1月25日
- 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康达科夫,1950年1月25日—1950年9月26日
-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叶戈罗夫,1950年9月26日—1955年8月15日
- 列昂尼德·伊格纳季耶维奇·鲁本尼科夫,1955年8月15日—1956年7月25日
历任卡累利阿-芬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奥托·威廉莫维奇·库西宁,1940年7月9日—1956年7月16日
历任卡累利阿-芬兰人民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
- 帕维尔·斯捷潘诺维奇·普罗科涅恩,1940年7月—1947年
- 沃尔德马尔·马特维耶维奇·维罗莱宁,1947年—1950年2月
- 帕维尔·斯捷潘诺维奇·普罗科涅恩,1950年2月—1956年7月16日
国旗与国徽[编辑]
国旗
国徽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加盟共和国 |
---|
1922 - 1924 |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外高加索 花剌子模(1923.10加入) 布哈林(1924.9加入) |
1924 - 1936 |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外高加索 土库曼 乌兹别克 塔吉克(1929.12设立) |
1936 - 1956 |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 土库曼 乌兹别克 塔吉克 哈萨克 吉尔吉斯 卡累利阿-芬兰(1940.3设立) 摩尔达维亚(1940.8加入) 立陶宛(1940.8加入) 拉脱维亚(1940.8加入) 爱沙尼亚(1940.8加入) |
1956 - 1991 |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乌兹别克 哈萨克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立陶宛 摩尔达维亚 拉脱维亚 吉尔吉斯 塔吉克 亚美尼亚 土库曼 爱沙尼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