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Lietuvos Tarybų Socialistinė Respublika,缩写 Lietuvos TSR),是1940年至1990年期间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共和国位于苏联欧洲部分西部,北面与拉脱维亚接壤,东面及南面与白俄罗斯接壤,西南面与苏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接壤,西临波罗的海,其国土面积为6.52万平方公里,首都位于维尔纽斯。
历史[编辑]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附属协议。根据苏德两国签署的文件,立陶宛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1939年10月10日,在苏联政府的逼迫下,立陶宛被迫签订一项互助协议,允许苏联在立陶宛部署军队。随后,苏联红军开进立陶宛,在阿利图斯、普列奈、盖朱奈和新维尔纳等地驻扎。
1940年6月14日,苏联政府就红军士兵被绑架一案向立陶宛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解除内务部长、安全部长职务,改组政府并允许红军无条件进入立陶宛。而立陶宛政府迫于形势,只能接受最后通牒。16日,红军第8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开进立陶宛境内。
1940年7月14日至15日,立陶宛进行了人民瑟姆选举,共产党人获得了多数席位。7月21日,新组建的人民瑟姆宣布立陶宛为苏维埃国家。8月3日,立陶宛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签署了立陶宛加入苏联的协议,使立陶宛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德国军队在战争的第一周便占领了立陶宛全境。随后,德国当局设立东方总督辖区管辖立陶宛。在德占时期,数支苏联游击队在立陶宛境内活动。
1944年7月,苏联红军攻入立陶宛境内。次年1月,立陶宛全境被解放。
战后,立陶宛为遵循斯大林的政策,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并在国内建立了大型工厂和发电厂。在此时期,“森林兄弟”反苏组织亦在立陶宛境内活动,而苏联政府为了清剿这一组织,先后将4万多名立陶宛居民驱逐至苏联内地。
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后,立陶宛的反苏异见人士开始公开活动,公开组织政治活动抗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要求立陶宛脱离苏联。
1988年6月3日,致力于使立陶宛脱离苏联的“立陶宛改革运动”成立。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改革运动”在控制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多数席位后,通过了《立陶宛独立法》,宣布恢复1938年立陶宛宪法。
1991年1月,立陶宛反脱苏分子与脱苏分子在维尔纽斯爆发了冲突,随后,苏军部队进场并使流血冲突升级。
1991年9月6日,在八一九事件后,由于苏联中央政府颜面扫地,苏联国务委员会不得不承认波罗的海国家独立。
政治[编辑]
立陶宛共产党作为苏联共产党一个支部,负责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全局工作,其领导人是立陶宛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历任立陶宛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 安塔纳斯·尤奥佐维奇·斯涅奇库斯,1940年8月15日—1974年1月22日
- 佩特拉斯·皮亚特罗维奇·格里什克维丘斯,1974年2月18日—1987年11月14日
- 林高达斯-布罗尼斯洛瓦斯·伊格诺维奇·松盖拉,1987年12月1日—1988年10月22日
- 阿尔吉尔达斯·米科拉斯·布拉藻斯卡斯,1988年10月20日—1989年12月19日
国旗与国徽[编辑]
国旗
国徽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加盟共和国 |
---|
1922 - 1924 |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外高加索 花剌子模(1923.10加入) 布哈林(1924.9加入) |
1924 - 1936 |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外高加索 土库曼 乌兹别克 塔吉克(1929.12设立) |
1936 - 1956 |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 土库曼 乌兹别克 塔吉克 哈萨克 吉尔吉斯 卡累利阿-芬兰(1940.3设立) 摩尔达维亚(1940.8加入) 立陶宛(1940.8加入) 拉脱维亚(1940.8加入) 爱沙尼亚(1940.8加入) |
1956 - 1991 |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乌兹别克 哈萨克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立陶宛 摩尔达维亚 拉脱维亚 吉尔吉斯 塔吉克 亚美尼亚 土库曼 爱沙尼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