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菲利波维奇·特里布茨

弗拉基米尔·菲利波维奇·特里布茨[1](Влади́мир Фили́ппович Три́буц,1900年7月15[28]日—1977年8月30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圣彼得堡人,1918年1月入伍,1928年加入联共(布),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毕业,历史学全博士,海军上将军衔。
他曾担任过苏联海军副总司令、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员,是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红海军杰出的高级指挥员。
生平[编辑]
1900年7月15[28]日,弗拉基米尔·菲利波维奇·特里布茨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警察家庭,在一战爆发后进入彼得格勒军事护理学校学习,其间被派往前线实习,担任护理人员。
1918年1月,从学校毕业后,在彼得格勒尼古拉耶夫军事医院担任医疗助理人员。次月,在帕·叶·德边科指挥的波罗的海水兵队中服役,参加了在纳尔瓦抵抗德国侵略者的战斗。
1918年5月,在伏尔加河-里海区舰队的海员药房担任医疗助理。同年12月,调入阿斯特拉罕海军医院担任医疗助理。
1919年4月,在第2海军陆战支队担任医疗助理。同年10月,再次调回医院。其间,他参加了平息阿斯特拉罕孟什维克的反苏暴动。
1920年3月,在德雅特尔尼号驱逐舰上服役,随该舰参加了安扎利战役。同年12月,调入列宁号炮艇上服役。
1922年,进入伏龙芝海军学校学习,其间在巴黎公社号战列舰上实习,并且完成了从喀琅施塔得到阿斯特拉罕的航行任务。
1926年,从学校毕业后,在巴黎公社号战列舰上担任炮塔副指挥员、指挥员。
1927年,任巴黎公社号战列舰观察指挥员。
1929年,进入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进修。
1932年,从学院毕业后,担任马拉号战列舰大副。
1934年12月,任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号驱逐舰舰长。
1937年1月,任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处长。
1938年2月,任波罗的海舰队参谋长。同年,被选为列宁格勒市党委执行局委员。
1939年4月,任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员。
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他指挥波罗的海舰队协助沿岸地面部队保卫塔林、汉科和穆胡海峡群岛,扰乱敌人在波罗的海的海上交通。同年10月至12月,负责组织了汉科海军基地的疏散工作,并且全程参与了列宁格勒战役,协助地面部队实施防御和进攻作战。在他的提议下,波罗的海舰队组建了海军炮兵群,协同列宁格勒方面军对敌实施炮击战,摧毁了敌军多个火力目标。
1943年至1944年,他指挥舰队参加了解除敌人对列宁格勒封锁的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以及后续的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调集舰队为列宁格勒和卡累利阿方面军提供海上和岸防火力,实施沿岸登陆作战等。随后,他又指挥舰队夺回了穆胡海峡群岛,在波罗的海沿岸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实施沿海登陆作战。
1946年3月,任负责北波罗的海的第8舰队司令员。
1947年5月28日,任苏联海军分管远东的副总司令。
1948年9月,任海军教育院校与高级海军指挥员局局长。
1949年3月,任海军水文局局长。
1952年1月,任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水面舰艇系主任。
1953年8月,任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高级战术系主任。同年12月,任海军系主任。
1956年7月,任海军参谋部作战战术问题研究组组长。
1957年8月,任苏联国防部监察总局海军监察局上将级监察员。
1961年2月,退役。此后,他致力于研究苏联海军的历史,编写了200多部出版物,其中包括4本书籍。
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会议当选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第二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荣誉[编辑]
- 两枚列宁勋章(1940年,1945年2月21日)
- 十月革命勋章(1970年)
- 四枚红旗勋章(1943年2月22日,1944年11月3日,1944年,1948年)
- 两枚一级乌沙科夫勋章(1944年7月22日第1号,1945年6月28日)
- 一级纳希莫夫勋章(1945年5月24日)
- 红星勋章(1935年12月23日)
- 纪念弗·伊·列宁诞辰100周年奖章
- 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三十周年纪念奖章
- 攻克柯尼斯堡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老兵奖章
- 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苏维埃陆海军30周年纪念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40周年纪念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50周年纪念奖章
- 纪念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奖章
- 一级格伦瓦尔德十字勋章(1946年5月21日)
- 英勇十字勋章(1968年12月19日)
参考[编辑]
- ↑ Трибуц, Владимир Филиппович.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