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

来自阅兵百科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Пётр I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史称彼得一世Пётр I),后世尊称彼得大帝Пётр Великий)。俄罗斯帝国开国皇帝,罗曼诺夫王朝第5位沙皇(1682年4月-1696年与伊凡五世共治),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俄罗斯族,莫斯科人。

他于1682年即位,1689年亲政。在位43年间,在多领域积极进行西化改革,大大推进了俄罗斯的近代化,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近现代俄罗斯民族多方面的发展无不始于这一时期,他也因此被俄罗斯人奉为一代明君。

生平[编辑]

早年[编辑]

1672年6月9日(俄历5月30日),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出生于莫斯科,他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米哈伊洛维奇和第二个妻子娜塔莉亚·基里洛芙娜·纳雷什金娜的独子。与阿列克谢一世其他几个孩子非病即弱不同,彼得健壮活泼,阿列克谢一世对其关怀备至,亲自为他选择了奶妈、保姆和女仆。

1676年,阿列克谢一世沙皇驾崩,彼得同父异母的长兄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登基,称为费奥多尔三世费奥多尔三世于1682年的4月后驾崩,彼得的另一个兄长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愚钝,彼得便在母亲纳雷什金家族集团支持下于4月27日被拥戴为沙皇,称彼得一世。彼得一世的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秘密策划射击军围攻克里姆林宫,杀死了纳雷什金,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即伊凡五世)又被拥立为第一沙皇,彼得一世保留第二沙皇称号但被逐出莫斯科。在放逐期间,彼得一世开始对西欧产生向往,并用玩伴和侍从组建了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近卫团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这成为了他的嫡系部队。

掌权[编辑]

1689年1月,彼得一世同叶夫多基娅·费奥多罗芙娜·洛普欣娜结婚。此时权欲熏心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的企图发动政变,但被彼得一世识破。彼得一世在谢尔盖耶夫三圣修道院附近击败了射击军,粉碎了 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 阴谋。10月6日,彼得进入莫斯科取得政权。夺权后,他将政权交由其母,自己专心于造船和航海事业。

1691年,彼得一世的长子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出生,但是父子感情疏远。

1693年,彼得一世派伊兹勃兰特·义杰斯访华,觐见清朝康熙皇帝。

1694年,彼得一世的母亲娜塔莉亚薨逝,彼得一世亲政。

1695年,因缺乏海军导致同土耳其的战争失利后,彼得一世在顿河旁的沃罗涅日 组建了一支江河舰队。这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舰队。次年,彼得一世第二次远征亚速,迫使土耳其割地求和,取得了亚速海出海口。

1696年,俄罗斯沙皇国派团出访西欧,彼得一世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微服随团出访。在出访期间,他对西欧各项事物产生浓厚兴趣,还考察了英国政治、经济、文教多个方面。

1698年6月彼得一世访问维也纳时,拥护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的射击军再次发动兵变。彼得一世紧急回国,用铁血手段镇压了叛变。8月3日,彼得一世同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会晤于乌克兰拉瓦,口头达成反瑞典协议。加上此前同瑞典已有矛盾的丹麦,一个三国反瑞典的“北方同盟”形成。

1699年,彼得一世下令在莫斯科成立市政厅并在各地建立自治署,设立亲信担任的办公厅和枢密院,又两次进行地方行政改革,建立了有效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1700年7月,俄国同土耳其签订30年的《君士坦丁堡和约》,彼得一世随即于8月8日向瑞典宣战,亲率大军包围纳尔瓦城堡,大北方战争爆发。11月,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先打败丹麦,又冒雪进攻包围纳尔瓦的俄军,以667人阵亡的代价击毙1.5万俄军。俄国大败,彼得一世狼狈逃回莫斯科。

1702年,经过两年韬光养晦,彼得一世趁瑞军远征波兰,率领大军直扑防务空虚防务空虚的涅瓦河口,先后攻克诺特堡和宁尚茨堡,将整个涅瓦河流域收入俄国,俄国在波罗的海取得入海口成为现实。

1703年,彼得一世下令在涅瓦河口兴建彼得堡彼得保罗要塞

1708年出,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御驾亲征,彼得一世指挥俄军避战自保、坚壁清野、诱敌深入、以逸待劳,歼灭瑞军9000人,缴获瑞军几乎全部火炮和辎重。

1709年6月28日2时,波尔塔瓦战役爆发,俄军以约4万兵力和上百门火炮对阵瑞军2万兵力,彼得一世亲临前线指挥,组织有效的防御,成功稳定战局。随后,俄军步兵反攻,骑兵迂回包围瑞军两翼。战至中午,瑞军撤退,随即转为旅溃逃。俄军追击,瑞军大部被迫投降,卡尔十二世率数千人狼狈逃往土耳其。俄军以4635人伤亡的代价毙、俘瑞军2.7万余人,摧毁瑞军32门火炮和全部辎重,大获全胜。这一战奠定了大北方战争的结局,终结了瑞典作为列强的历史。

1711年夏,彼得一世率军征讨土耳其而败,签订《普鲁特和约》,归还亚速附近地区,拆除塔甘罗格第聂伯河要塞,允许卡尔十二世通过俄国返回瑞典。和约签订后,彼得一世将矛头转向芬兰。1712-1714年间,俄国先后占领赫尔辛福斯(今赫尔辛基)、亚波、瓦扎和涅伊什洛特堡,还占领了芬兰南部和波的尼亚湾重要据点,瑞典被迫退出芬兰。

1712年,圣彼得堡落成,彼得一世下令迁都于此,将国家机构和外国使节移到圣彼得堡办公,同时勒令385户贵族移居此地。

1714年8月,彼得一世亲率海军在汉科角海战中大败瑞典舰队,自封海军中将。同年,派布霍列茨中校率军侵略中国西北准噶尔地区。

1717年8月,俄国、法国、普鲁士签订《阿姆斯特丹条约》,孤立瑞典,迫使后者同意与俄国议和。同年,派兵侵略希瓦汗国而败。

1718年1月,出逃的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被带回莫斯科受审。5月,俄瑞两国在阿兰群岛开始谈判,订立了和约草案。6月(俄历),阿列克谢被判处死刑后于26日(俄历)在狱中去世。11月30日,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驾崩,新女王乌尔莉卡·埃莉诺拉在英国支持下拒绝和谈,谈判中断。

1720年7月,5000名俄军在格林汗登陆,摧毁瑞典海岸设施。27日,俄海军在克琅加姆岛大胜,缴获瑞典巡洋舰3艘和104门大炮,俘虏407人。同时,彼得一世展开外交攻势,答应将他的妹妹嫁给瑞典王位竞争者霍尔施坦公爵。瑞典由于内外交困,同意同俄国重启谈判。同年,彼得一世派伊兹马依洛夫访华,觐见康熙皇帝。

称帝[编辑]

1721年夏天,俄军登陆瑞典沿海。8月30日,俄瑞双方在芬兰签订《尼斯塔特和约》,俄国取得芬兰湾、里加湾沿海大片土地。由于彼得一世在对外扩张中的“功绩”,10月22日,俄国参政院尊奉彼得一世为皇帝Император),授予他“全俄罗斯皇帝”和“祖国之父”称号。俄罗斯沙皇国(Российское Царство)也改名为俄罗斯帝国(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1722年,彼得一世确定了新的皇位继承规则。同年派遣翁科夫斯基出使中国西北准噶尔地区,仓图收买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

1723年7月,俄军攻占巴库。9月12日,波斯同俄国订立《彼得堡同盟条约》,俄国取得整个里海西岸、南岸。同年,彼得一世派兵占领额尔齐斯河上游全部土地,并派探险队到达白令海峡。至此,俄罗斯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

1724年6月12日,俄土两国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签订条约,规定埃里温、大不里士、卡兹温斯克等高加索西南地区和舍马哈划归奥斯曼;俄国仍占有《彼得堡同盟条约》所定的里海西、南岸地区。

彼得一世晚年患有尿毒症,但他并不注意身体。1724年,彼得一世为救助几名快要淹死的士兵跳进芬兰湾中,因此受了风寒,发起高烧。入冬后,彼得一世病情加重。次年1月开始,彼得一世病情急转直下,脚部开始生疮,溃烂坏死。1725年2月8日(俄历1月28日),因尿路结石手术引发的感染,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驾崩,享年52岁。

彼得大帝在位43年,励精图治,扩大了俄罗斯领土范围,击败了强敌瑞典,同时采取多种改革措施,学习西欧先进科技文化,使俄国摆脱野蛮、拥抱文明,推进了俄国的近代化,推动了俄罗斯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强了俄国综合国力,使俄罗斯从此进入欧洲大国行列。马克思评价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从彼得一世以来俄国开始崛起于欧洲”“彼得大帝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恩格斯评价彼得大帝是一位“真正的伟人”。

纪念[编辑]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以下单位以彼得大帝命名

家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