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达鲁萨兰国
文莱达鲁萨兰国(马来语:Negara Brunei Darussalam;爪夷文:نڬارا بروني دارالسلام),简称为文莱(马来语:Brunei、爪夷文:بروني),海外华文媒体译作汶莱,是一个东南亚国家,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南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并被沙捞越州的林梦分隔为东西两部分。马来语为国语,但不同于马来西亚只允许使用拉丁字母书写,文莱官方允许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称为爪夷文,并通用英语,华人使用华语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等。2023年统计人口为45万。其中马来人占73.5%,华人占9.5%,其他种族占17%。[1]
文莱自1984年1月1日独立之日起即正式宣布“马来伊斯兰君主制”为国家纲领。其内涵为:国家维护马来语言、文化和风俗主体地位,在全国推行伊斯兰法律和价值观,王室地位至高无上。该纲领将伊斯兰教确认为文莱国教,反对政教分离并明确君主专制政体。虽有宪法,但并未限制君主权力。
地理[编辑]
国土面积为57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62公里,有33个岛屿,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地。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年均气温28°C。文森林覆盖率为72.11%,其中森林约占陆地面积一半。文限制森林砍伐和原木出口,实行“砍一树、种四树”和每年10万立方米限额伐木政策,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国内市场需求50%依靠进口。
文莱经济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非油气产业均不发达,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及农、林、渔业等。最近几年,文经济增长逐步恢复。2023年文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为189.6亿文币,同比增长1.4%。
农业基础薄弱。2016年,苏丹提出稻米自给自足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国、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企业不同程度参与了文水稻种植项目试验。
截至2022年,全国公路总长约38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