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

来自阅兵百科
胡志明市市徽

胡志明市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旧称柴棍Sài Gòn)、西贡Saïgon),是越南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及中央直辖市。该市总面积达2095平方公里,城市居民数位916.68万,若算上流动人口,则城市人口数接近1400万。胡志明市是越南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并且得益于自然条件优越,该市还是越南和东南亚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枢纽。

历史[编辑]

该市早先被称作柴棍(Sài Gòn)。[1]

1778年,在柴棍西南5公里处构筑了一条河流,并筑堤形成了一个市集,被称作堤岸,为著名的华人聚居区。[1]

在十八世纪末,柴棍发展常委东南亚的一个国际性港口,是该地最大的米市。[2]

1862年,法国入侵越南,在被破坏了的嘉定城南面,即柴棍东区,沿柴棍河右岸建立了一个新市区,作为法国殖民者的首府,并将此地根据法语叫法命名为西贡(Saïgon)。[3]

在法国治理下,西贡先后建成了平利桥、市内电车、公路、铁路和连接周边各省的公路,还相继建设了西贡港、自来水厂、造船厂、酒厂、汽水厂、卷烟厂、磷肥厂、碾米厂等企业。[4]

1932年,西贡与堤岸几乎连在一起,由此合并为双联市,被称作西堤联区。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贡、堤岸又与东北面的嘉定市通过铁路、电车、运河连成一片,频繁往来,形成了今胡志明市的大致范围。[1]

1946年1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第一届国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把西贡命名为胡志明市(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但该市此后仍为南越政权的统治中心而沿用旧名。[1]

1954年,在《日内瓦协定》签订后,美国取代了法国在越南的位置,并为维护南越政权加大了在西贡的投资,使西贡集结了越南南方80%以上的工业生产力。[4]

1975年4月26日,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发动胡志明战役,从多路突破了南越军队的防线,最终于30日解放了西贡。在解放后,该市开始正式称作胡志明市[5]在西贡解放时,城市所有的物资技术、基础设施几乎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为该市日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4]

参考[编辑]

  1. 1.0 1.1 1.2 1.3 黄敏. 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 东南亚, 1992, (01):58-61
  2. 西贡. 人民日报, 1975年5月5日第5版
  3. 邓水正. 西贡——堤岸地名辨考. 东南亚, 1985, (01):57
  4. 4.0 4.1 4.2 忒福诶. 胡志明市:地域经济与商机. 中国城市经济, 2003, (09):74-76
  5. 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进攻,市区和市郊人民紧密配合奋起斗争 越南南方军民完全解放西贡市. 人民日报, 1975年5月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