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

来自阅兵百科

二五计划[1]Вторая пятилетка)是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该计划在1934年的联共(布)十七大上通过,自1933年开始至1937年结束。在二五计划时期,苏联在工业化、电气化、筑路等方面取得突破,并通过农业集体化将粮食定价权彻底掌握在国家手中,以满足国家粮食需求。

主要任务[编辑]

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

  • 消灭整个资本主义成分和阶级,在彻底完成了小农庄集体化和手工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最终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苏联的多结构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唯一的生产方式,使全国所有劳动着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积极自觉地建设者;
  •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基础上,沿着工业生产资料(重工业)进一步加快发展道路,完成苏联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 使工农群众的福祉进一步迅速提高,同时使苏联全国的住房与公共服务得到决定性改善;
  • 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以最终消灭整个资本主义成分和阶级;
  • 国防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同时,根据大会结果,通过了《关于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决议,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指标包括:

  • 按主要运输方式划分的产量、货运周转量的目的指标;
  • 资本投资总额达1334亿卢布(按1933年价格计算),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505亿;
  • 新建和改建企业的投产总额达1320亿卢布,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386亿;
  • 指导实施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计划;
  • 在苏联东部地区(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巴什基尔远东哈萨克中亚等地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成果[编辑]

在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了4500家大型国有工矿企业,工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32年的70.2%提高到1937年的77.4%,而一五、二五计划期间新建和改建的企业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80%。

为支持工农业生产和新兴工业基地发展,还实施了大规模铁路和大型水运设施建设。五年以来,铁路货运周转量增长了一倍多,通过技术提升和引入新设备使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0%。

在二五计划期间,集体农庄农庄员的自留地也得到一定增加,农业产量略有增长,国家粮食状况得到改善。

1935年1月1日,废除了居民采购面包、面粉和谷物的配给制度,贸易额开始大幅增长,货币经济得到发展,卢布开始升值。

产品 1932年 1937年 一五期间
增长率
一五至二五期间
增长率
铸铁(百万吨) 6.2 14.5 88% 339%
钢铁(百万吨) 5.9 17.7 37% 312%
轧制黑色金属(百万吨) 4.4 13 29% 282%
煤(百万吨) 64.4 128 81% 261%
石油(百万吨) 21.4 28.5 84% 146%
发电量(十亿千瓦时) 13.5 36.2 170% 624%
纸(万吨) 47.1 83.2 66% 193%
水泥(百万吨) 3.5 5.5 94% 206%
白糖(万吨) 182.8 242.1 42% 89%
机床(万台) 1.97 4.85 885% 2325%
汽车(万辆) 2.39 20 2888% 24900%
皮鞋(百万双) 86.9 183 50% 316%

大型企业[编辑]

交通基础设施[编辑]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新建公里21万公里,其中沥青混凝土路600公里、黑色公路5400公里、碎石公路1万公里、鹅卵石路6500公里、碎石高速公路75000公里、翻修土路157600公里。简单土路的比例从88.8%下降至75%,然而铺装道路建设滞后了15%。公路方面的总资本投资增长了2.5倍,达到44.57亿卢布。

电力行业[编辑]

住房与文化建设[编辑]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普及了初等教育,并开始普遍实施普通中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自工人阶级和农民的苏联新知识分子正不断壮大。在1934年,考入大学的人中有40%是工人学校的毕业生。与此同时,剧院、电影院、俱乐部、图书馆数量显著增加,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广泛发展,疗养院和度假村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1937年,苏联的大型工厂和企业开始为职工子女开设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甚至能比公立儿童保育机构提供更好的学龄前教育和服务。与此同时,一种早期儿童保育机构——托儿所开始出现,负责接收两个月大,即母亲产假结束时的婴儿。为了便于母乳喂养,母亲们还在工作日获得了特殊的育儿和休息时间。

参考[编辑]

  1. Вторая пятилетка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