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凤

来自阅兵百科

金昌凤김창봉,1919年—?),又译作金昌奉,朝鲜高级将领、东北抗联老兵,朝鲜族,咸镜北道庆源郡人,共和国英雄,大将军衔,曾任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66年10月至1968年12月)、内阁副首相(1967年12月至1968年12月)、民族保卫相(1962年10月至1968年12月)、人民军总参谋长(1959年7月至1962年10月)。

生平[编辑]

1919年,金昌凤生于咸镜北道庆源郡。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在第一路军第5师中进行游击战争。后来,他随抗联主力进入苏联境内,并协助苏联红军开展侦察活动。

1946年,在回国后,参与组建铁道警备队、38线警备保安队,并担任38线警备保安队大队长。同年12月,任保安干部训练所第3所第3分所分所长(第3大队大队长)。在保安干部训练所第3所改编为独立步兵旅后,任第3营营长。

朝鲜爆发后,指挥第3步兵师第7团作战。

1950年10月,任第19步兵师师长。

1950年12月,任第12步兵师师长。

1951年4月,任人民军第8军军长。

1953年7月,任人民军第7军军长。

1956年4月,在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同年,前往苏联军事学院学习。

1956年7月,任人民军第5军军长。

1958年3月,在党的第一次代表会议上,补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同年7月,任第2集团军司令官。

1959年7月,任人民军总参谋长

1961年9月,在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1962年10月,在朝鲜第三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民族保卫相[1]

1964年6月,在党的四届九中全会上,补选为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候补委员[2]

1966年10月,在党的四届十四中全会上,补选为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3]

1967年12月,在朝鲜第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4]

1968年12月,不再担任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内阁副首相和民族保卫相的职务。

朝鲜第三届、四届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

参考[编辑]

  1. 朝鲜第三届最高人民会议首次会议闭幕 金日成担任朝鲜新内阁首相 批准了金日成提出的新内阁名单,选举崔庸健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金日成作了政府当前任务的报告. 人民日报, 1962年10月24日第4版
  2. 朝鲜劳动党举行九中全会 金日成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 人民日报, 1964年6月29日第3版
  3.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二局:《朝鲜劳动党历届中央全会概况》,1981年1月版,第42—44页
  4.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选出常任委员会和组成新内阁. 人民日报, 1968年1月2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