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苗·伊里奇·波格丹诺夫”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文本替换 - 替换“勋章(人物)”为“勋章相关人物”)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人物
 
{{人物
 
| 照片 = Семён Ильи́ч Богда́нов.jpg
 
| 照片 = Семён Ильи́ч Богда́нов.jpg
| 照片说明 = [[装甲兵元帅]] 谢·伊·博格丹诺夫
+
| 照片说明 = [[装甲兵元帅]] 谢·伊·波格丹诺夫
 
}}
 
}}
'''谢苗·伊里奇·博格丹诺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1%D0%BE%D0%B3%D0%B4%D0%B0%D0%BD%D0%BE%D0%B2,_%D0%A1%D0%B5%D0%BC%D1%91%D0%BD_%D0%98%D0%BB%D1%8C%D0%B8%D1%87 Богданов, Семён Иль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Семён Ильи́ч Богда́нов''',1894年8月17[29]日—1960年3月12日),苏联军事家,俄罗斯族,[[圣彼得堡]]人,1915年1月入伍,1918年1月加入[[苏联工农红军|工农红军]],1942年加入[[联共(布)]],[[斯大林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毕业,两度[[苏联英雄]](1944年,1945年),[[装甲兵元帅]]军衔。
+
'''谢苗·伊里奇·波格丹诺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1%D0%BE%D0%B3%D0%B4%D0%B0%D0%BD%D0%BE%D0%B2,_%D0%A1%D0%B5%D0%BC%D1%91%D0%BD_%D0%98%D0%BB%D1%8C%D0%B8%D1%87 Богданов, Семён Иль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Семён Ильи́ч Богда́нов''',1894年8月17[29]日—1960年3月12日),苏联军事家,俄罗斯族,[[圣彼得堡]]人,1915年1月入伍,1918年1月加入[[苏联工农红军|工农红军]],1942年加入[[联共(布)]],[[斯大林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毕业,两度[[苏联英雄]](1944年,1945年),[[装甲兵元帅]]军衔。
  
他是[[一战老兵]]、[[俄国内战]]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坦克兵杰出的高级指挥员,指挥过多支坦克兵部队,战后担任过[[苏军装甲与机械化兵]]司令员、[[斯大林装甲兵军事学院]]院长。
+
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内战]]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坦克兵杰出的高级指挥员,指挥过多支坦克兵部队,战后担任过[[苏军装甲与机械化兵]]司令员、[[斯大林装甲兵军事学院]]院长。
  
 
==生平==
 
==生平==
  
1894年8月17[29]日,谢苗·伊里奇·博格丹诺夫出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从[[教区学校]]念完了小学。
+
1894年8月17[29]日,谢苗·伊里奇·波格丹诺夫出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从[[教堂-教区学校]]念完了小学。
  
 
1906年,他在博罗夫斯基铸铜厂当锁匠学徒,然后在茹克机械车间当学徒。
 
1906年,他在博罗夫斯基铸铜厂当锁匠学徒,然后在茹克机械车间当学徒。
第68行: 第68行:
 
1942年5月,任[[第12坦克军]]军长,指挥部队参加了8月份的[[苏希尼奇—科泽利斯克战役]]。
 
1942年5月,任[[第12坦克军]]军长,指挥部队参加了8月份的[[苏希尼奇—科泽利斯克战役]]。
  
1942年9月,任[[第2坦克集团军]][[第6机械化军]]军长,指挥该部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的[[天王星行动]],并阻击德军救援部队。因在战役中表现出色,第6机械化军被授予“[[近卫(称号)|近卫]]”称号并改编为[[近卫第5机械化军]],他继续担任该军军长。
+
1942年9月,任[[第2坦克集团军]][[近卫第5机械化军|第6机械化军]]军长,指挥该部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的[[天王星行动]],并阻击德军救援部队。因在战役中表现出色,第6机械化军被授予“[[近卫(称号)|近卫]]”称号并改编为[[近卫第5机械化军]],他继续担任该军军长。
  
 
1943年3月,任[[第13集团军(苏联)|第13集团军]][[第9坦克军]]军长,指挥部队参加了7月份的[[库尔斯克战役]]和[[奥廖尔战役]]。
 
1943年3月,任[[第13集团军(苏联)|第13集团军]][[第9坦克军]]军长,指挥部队参加了7月份的[[库尔斯克战役]]和[[奥廖尔战役]]。
  
1943年9月,任[[第2坦克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集团军参加了[[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战役]]、[[科尔逊—契尔卡塞战役]]、[[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
1943年9月,任[[第2坦克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集团军参加了[[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战役]]、[[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1944年3月11日,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以表彰他在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中的杰出表现。
 
1944年3月11日,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以表彰他在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中的杰出表现。
第125行: 第125行:
 
[[分类:两度苏联英雄]]
 
[[分类:两度苏联英雄]]
 
[[分类:军兵种元帅]]
 
[[分类:军兵种元帅]]
[[分类:列宁勋章(人物)]]
+
[[分类:列宁勋章相关人物]]
[[分类:红旗勋章(人物)]]
+
[[分类:红旗勋章相关人物]]
[[分类: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人物)]]
+
[[分类:一级苏沃洛夫勋章相关人物]]
[[分类:二级苏沃洛夫勋章(人物)]]
+
[[分类:二级苏沃洛夫勋章相关人物]]
[[分类:大清洗(被捕)]]
+
[[分类:因大清洗被捕]]

2025年1月8日 (三) 12:15的最新版本

苏联英雄苏联英雄
装甲兵元帅 谢·伊·波格丹诺夫

谢苗·伊里奇·波格丹诺夫[1]Семён Ильи́ч Богда́нов,1894年8月17[29]日—1960年3月12日),苏联军事家,俄罗斯族,圣彼得堡人,1915年1月入伍,1918年1月加入工农红军,1942年加入联共(布)斯大林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毕业,两度苏联英雄(1944年,1945年),装甲兵元帅军衔。

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内战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坦克兵杰出的高级指挥员,指挥过多支坦克兵部队,战后担任过苏军装甲与机械化兵司令员、斯大林装甲兵军事学院院长。

生平[编辑]

1894年8月17[29]日,谢苗·伊里奇·波格丹诺夫出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从教堂-教区学校念完了小学。

1906年,他在博罗夫斯基铸铜厂当锁匠学徒,然后在茹克机械车间当学徒。

1908年,他进入普梯洛夫工厂当机械师。

1914年,他进入列威利冶金机械造船厂工作。

1915年1月,他进入沙俄军队服役,被编入北方面军中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5月,他从加特契纳的尉官学校毕业并担任第2预备步兵团的排长。

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他参加了在库奥皮奥解除白军武装的行动,之后,当选团士兵委员会委员。

1918年1月,他加入工农红军,在尼古拉耶夫铁路线上负责保卫工作,之后,担任科斯特罗马第4预备团的排长。

1919年4月,任第2预备团连长。

1920年1月,在西部方面军第56步兵师第502步兵团担任连长、营长,在6月份的一次战斗中受重伤。

1921年1月,伤愈归队,任科斯特罗马步兵指挥员进修班担任学员连连长。同年春夏,他参加了镇压坦波夫反苏叛乱的军事行动。

1922年10月,进入托尔马乔夫高等军事政治班学习。

1923年10月,在波尔塔瓦第14步兵指挥员学校担任学员连连长。

1925年9月,在乌克兰军区第45步兵师第135步兵团担任营长。

1926年3月,任第45步兵师第135步兵团副团长。

1930年10月,从步兵战术“射击”进修班毕业后,任第45步兵师第134步兵团团长。

1932年5月,第45步兵师改编为第45机械化军,他因此担任第134机械化旅旅长。

1935年10月,进入斯大林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进修。

1938年1月,任第9机械化旅旅长。

1938年5月1日,他在大清洗中以“涉嫌犯有苏俄刑法第58条乙款”被捕并开除军籍。次年10月27日,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判处两年有期徒刑,但很快就被特赦释放了。(这一判决直到1968年才被平反)

1939年12月,恢复军籍,但没有被立刻分配职务。

1940年8月,任西部特别军区第29摩托化师副师长兼步兵主任。

1940年11月,任第32轻型坦克旅旅长。

1941年3月,任西部特别军区第4集团军第14机械化军第30坦克师师长。

1941年6月22日,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他指挥第30坦克师参加了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和保卫维捷布斯克的战斗,他的部队在持续的战斗中损失巨大。

1941年7月,任西南方面军第5集团军副司令员,参加了灾难性的基辅战役,幸运的是他最终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围。

1941年10月,任莫扎伊斯克驻垒区司令员,参加了莫斯科战役

1942年3月,任第10集团军副司令员,分管坦克兵部队。

1942年5月,任第12坦克军军长,指挥部队参加了8月份的苏希尼奇—科泽利斯克战役

1942年9月,任第2坦克集团军第6机械化军军长,指挥该部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的天王星行动,并阻击德军救援部队。因在战役中表现出色,第6机械化军被授予“近卫”称号并改编为近卫第5机械化军,他继续担任该军军长。

1943年3月,任第13集团军第9坦克军军长,指挥部队参加了7月份的库尔斯克战役奥廖尔战役

1943年9月,任第2坦克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集团军参加了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战役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1944年3月11日,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以表彰他在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中的杰出表现。

1944年6月,指挥第2坦克集团军参加了白俄罗斯解放战役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

1944年7月23日,他在卢布林附近肩部中弹,随后住院五个月。

1945年1月,他重返部队并指挥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先后参加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他因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表现出色,为歼灭在华沙的敌军发挥了主要作用而被第二次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47年5月,任苏军驻德集群装甲与机械化兵司令员。

1947年8月,任苏军装甲与机械化兵第一副司令员。

1948年12月,任苏军装甲与机械化兵司令员。

1953年4月,任白俄罗斯军区第7机械化集团军司令员。

1954年5月,任斯大林装甲兵军事学院院长。

1956年5月,应健康原因和个人请求,退役。

1960年3月12日,因中风在莫斯科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苏共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二届、三届、四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42年7月21日,晋升坦克兵少将军衔;1943年6月7日,晋升坦克兵中将军衔;1944年4月24日,晋升坦克兵上将军衔;1945年6月1日,晋升装甲兵元帅军衔。1944年3月11日和1945年4月6日,两度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2]

荣誉[编辑]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