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伊里奇·卡扎科夫

来自阅兵百科
苏联英雄
大将 米·伊·卡扎科夫

米哈伊尔·伊里奇·卡扎科夫[1]Михаи́л Ильи́ч Казако́в,1901年9月26日[10月9日]-1979年12月25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沃洛格达省尼科利斯克人,1919年8月加入俄国共产党(布),1920年7月入伍,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苏联英雄(1978),大将军衔。

他是俄国内战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优秀的高级指挥员,参加了保卫斯大林格勒,解放沃罗涅日布良斯克波罗的海沿岸的战役。战后,他先后担任了多个军区司令员、华沙条约联合武装力量参谋长等职务。

生平

1901年9月26日[10月9日],米哈伊尔·伊里奇·卡扎科夫出生在沃洛格达省尼科利斯克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童年在当地的教堂-教区学校和两年制农村学校读书。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他积极参加沃洛格达省的苏维埃政权建设,担任革命委员会委员、粮食支队士兵,之后在农村学校当老师。

1920年7月,他加入工农红军,在第3预备团担任政工干部。

1920年9月,编入南方面军第46步兵师,之后又被编入第136步兵旅第407步兵团,参加了剿灭弗兰格尔白卫军和马赫诺反苏武装的战斗。

内战结束后,先后在第46步兵师和克里木第3步兵师担任政工干部。

1921年7月,任连政治指导员。

1922年1月,任第21步兵旅军事政委助理。

1922年3月,任第19步兵团军事政委、第3步兵团党组织书记。

1924年夏,调入第2骑兵师第8骑兵团,担任骑兵团政委、师政治处指导员。

1924年12月,任第2骑兵师经济处长助理。

1927年,从新切尔卡斯克的骑兵指挥员进修班毕业并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继续深造。

1931年,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任第2骑兵军作战处长。

1936年3月,任第5骑兵师第29骑兵团团长兼政委。

1937年6月,任中亚军区副参谋长。

1938年4月,任中亚军区参谋长。

1941年8月,任新组建的第53独立集团军参谋长,参加了该部队占领伊朗北部,肃清伊朗亲德分子的任务。

1942年1月,调往前线,担任布良斯克方面军参谋长,期间参加了博尔霍夫战役沃罗涅日战役

1942年7月,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参谋长,之后,他全程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1月至2月,参加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战役沃罗涅日解放战役

1943年2月,任第69集团军司令员,他指挥该集团军参加了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在此次战役之初,他与友邻部队成功地收复了哈尔科夫,但很快就遭到了德军成功的反击,损失惨重,集团军被敌人击退了150公里。

1943年3月,被调离前线,改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助理。

1943年6月,任草原方面军司令员助理,并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

1943年7月,任布良斯克方面军副司令员。

1943年10月,布良斯克方面军改编为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他继续担任该方面军的副司令员。期间,他参加了奥廖尔战役布良斯克战役

1944年1月,任近卫第10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部队参加了波罗的海战役以及解放里加的战役。

1944年10月,他与友邻部队封锁德军库尔兰集群,期间,曾多次尝试发动进攻,但未能得手。他们对德军库尔兰集群的封锁持续到1945年5月德国宣布战败。

1946年,任外高加索军区副司令员。

1947年,任外高加索军区参谋长。

1949年,任南乌拉尔军区司令员助理。

1950年11月,任敖德萨军区参谋长。

1953年5月,任乌拉尔军区司令员。

1956年1月,任苏联陆军副总司令(分管作战训练)。同一年11月,改任南方集群司令员,参加了镇压匈牙利反苏运动的军事行动。

1960年10月,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

1965年10月,任华沙条约组织联合武装力量参谋长。

1968年8月,退居二线,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军事监察顾问。

1979年12月25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苏共第二十二届、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38年7月15日,晋升旅级指挥员军衔;1940年6月4日,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1月19日,晋升中将军衔;1944年9月13日,晋升上将军衔;1955年8月8日,晋升大将军衔。1978年2月21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荣誉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