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扎哈罗维奇·苏萨伊科夫

来自阅兵百科
坦克兵上将 伊·扎·苏萨伊科夫

伊万·扎哈罗维奇·苏萨伊科夫[1]Ива́н Заха́рович Суса́йков,1903年8月30日[9月12日]—1962年7月12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斯摩棱斯克省格扎茨克人,1924年7月入伍,1925年加入联共(布)基辅加米涅夫指挥员联合学校毕业,坦克兵上将军衔。

他曾担任过苏军车辆拖拉机总局局长、多个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是苏芬战争老兵,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是苏联红军杰出的高级政工干部,担任过多支方面军的军事委员会委员。

生平[编辑]

1903年8月30日[9月12日],伊万·扎哈罗维奇·苏萨伊科夫生于斯摩棱斯克省格扎茨克县达维德科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1924年7月,他加入工农红军,在化学炮兵靶场担任后勤人员。

1925年12月,任化学科研测试中心警卫排政治指导员。

1927年5月,任靶场指挥所代理负责人。同年11月,被暂调红军航空兵,担任第30独立航空中队政治指导员。

1928年1月,他被调入红军装甲兵部队,任第3独立坦克团分管政治工作的副连长。

1929年11月,从基辅加米涅夫指挥员联合学校毕业后,任第3独立坦克团某连政委。次年3月,任分管政治工作的副连长。

1929年9月,任坦克连连长。次月,兼任连政治指导员。

1929年12月,任独立训练坦克团的连长兼政治指导员。

1932年,他被调到莫斯科无产阶级步兵师的独立坦克营担任参谋长。

1937年6月7日,他并与其他50名学员从斯大林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提前毕业,并被调到部队负责军事政治工作。随后,他被任命为第11独立机械化旅军事委员。同年8月,任第6机械化旅军事委员。

1938年5月,任第7机械化军军事委员。

1938年8月,任奥廖尔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9年3月,任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9月,任白俄罗斯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参与了收复西白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同年冬,他又担任第28特别步兵军,参加了苏芬战争

1940年6月,任加里宁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次月13日,任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40年12月25日,任红军装甲车辆总局分管政治工作的副局长。

1941年3月,任鲍里索夫车辆拖拉机学校(后更名为鲍里索夫坦克学校)校长。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他指挥学校教员和学员积极组织城防工作,构筑反坦克壕沟,派遣装甲车分队组织侦察,获取敌情。随后,他被任命为鲍里索夫卫戍部队司令员。在保卫鲍里索夫的战斗中,苏萨伊科夫受到重伤并送往后方医治。

1942年4月11日,他在伤愈后回到部队,先后担任布良斯克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了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

1942年10月1日,再次担任布良斯克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其间参加了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

1943年7月6日,任草原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同月9日,任草原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并在任上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第聂伯河战役,与司令员伊·斯·科涅夫合作,解放了左岸乌克兰

1943年10月,任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基洛沃格勒战役

1944年,他继续领导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参加了解放右岸乌克兰的数次战役,并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后进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境内,之后又参加了解放匈牙利南斯拉夫的数次战役。其间,他还根据国防委员会的命令在匈牙利解散法西斯当局,组建匈牙利临时国民政府。

战后,他担任了南方集群军事委员会委员。

1946年1月,任南方集群分管政治工作的副总司令兼盟国驻罗马尼亚管制委员会副主席。

1948年,任苏联武装力量后勤部副部长。

1949年10月,任车辆拖拉机总局局长。

1951年1月,任土耳其斯坦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8年,退居二线,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军事顾问。

1960年10月,退役。

1962年7月12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联共(布)—苏共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第二届、四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 军级政委,1938年8月2日
  • 坦克兵少将,1942年12月6日
  • 坦克兵中将,1943年3月19日
  • 坦克兵上将,1944年9月13日

荣誉[编辑]

苏联

罗马尼亚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