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1](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Конев,1897年12月16[28]日-1973年5月21日),苏联卓越的军事家,俄罗斯族,沃洛格达省尼科利斯克人,1916年5月入伍,1918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和工农红军,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两度苏联英雄(1944年,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胜利勋章获勋者(第4号),苏联元帅军衔。
他是一战、俄国内战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杰出的军事统帅,指挥部队先后参加了莫斯科战役、勒热夫战役、库尔斯克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解放了乌克兰、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战后,他担任了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3月至1960年6月)、华沙条约组织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1955年7月至1960年6月)、苏联陆军总司令(1946年7月至1950年3月,1955年3月至1956年3月),负责了平定匈牙利反苏叛乱的军事行动。
目录
生平
沙俄时期
1897年12月16[28]日,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出生在沃洛格达省尼科利斯克县洛代伊诺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他在当地的教堂-教区学校和尼科洛-普什姆斯科地方自治四年制学校学习。
1912年,他开始在波多西诺韦茨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木材交易所工作,负责引导木材漂流。
1916年5月,应征入伍,被分配到莫斯科的预备重炮旅中,之后,晋升初级士官。
1917年,他被派往西部方面军第2独立重炮师第2重炮旅,在捷尔诺波尔一带作战。
1917年11月,他的部队被乌克兰中央拉达解除武装并于12月份复员。
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18年,他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并担任尼科利斯克县执行委员会委员、军事政委。同年6月,当选俄共(布)尼科利斯克县委员会主席。同时,他负责在当地组建了赤卫队并担任其指挥员。7月初,他当选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之后,他指挥赤卫队参加了平息左派社会革命党叛乱的行动。同一年,他加入了工农红军。在参加红军后,他被派往东部方面军担任第3集团军预备炮兵连党支部书记,与亚·瓦·高尔察克、格·米·谢苗诺夫指挥的俄国白军以及日本干涉军交战。
1919年秋,任格罗兹尼号装甲列车政委,参加了攻打鄂木斯克、横穿额尔齐斯河的战斗。
1919年底,任第2步兵师第5步兵旅政委。
1920年,任第2步兵师政委。
1921年,任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参谋部政委。同年,他作为代表出席了俄共(布)十大并参加了镇压喀琅施塔得叛乱。
1922年12月,任第17步兵军政委。
1924年8月,任下诺夫哥罗德第17步兵师政委兼政治处主任。
1926年,从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等指挥员进修班毕业并担任第17步兵师第50步兵团团长兼政委。
1932年至1934年,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小组学习。
1934年12月,任第37步兵师师长。
1935年,他被授予师级指挥员军衔。
1937年3月,任第2步兵师师长。
1938年8月,前往蒙古人民共和国,担任第57特别军军长。9月,任第2集团军司令员。
1940年6月,任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员。
1941年1月,任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伟大卫国战争时期
1941年6月,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北高加索军区支援前线的第19集团军司令员。刚开始,该集团军被分配给西南方面军,但由于西部方面军在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因此被派往加强西部方面军。在之后的斯摩棱斯克保卫战中损失惨重,部队大部被敌人包围并被催辉。
1941年8月,在第19集团军得到补充后,他的部队参加了杜霍夫希纳战役。
1941年9月11日,由于科涅夫在战争初期良好的表现,他因此被任命为西部方面军司令员,次日,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他担任西部方面军没多久,德军就开始向莫斯科方向发起了攻势,并在9月底至10月初的维亚济马战役中,西部方面军大批部队被包围,损失了至少40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这次失利使得科涅夫遭到苏联国防委员会的调查,由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率领的调查小组考虑将科涅夫免职并移交军事法庭,但在朱可夫的坚持下,他免于调查和处理,改任西部方面军副司令员,负责指挥加里宁方向的部队。
1941年10月至1942年8月,西部方面军在加里宁州部队组建为独立的加里宁方面军,他担任该方面军的司令员。他指挥该方面军配合朱可夫指挥的西部方面军参加了莫斯科战役和之后旷日持久、战况焦灼的勒热夫战役。
1942年8月,接替朱可夫重新担任了西部方面军司令员,但实际上,他仍然处在朱可夫的领导之下。之后,指挥部队再度向勒热夫方向发动多次攻势,但第一次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和火星行动并未取得成功,西部方面军反而遭受了非常重大的损失。
1943年2月底,由于他在维亚济马—勒热夫方向的表现并不令最高统帅满意,他因此改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
1943年3月,他的部队发动了旧鲁萨战役,但未能取得成功。
1943年7月,任草原方面军司令员并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8月,他的方面军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9月,解放了波尔塔瓦和克列缅丘格,该月下旬,指挥草原方面军参加了第聂伯河战役。
1943年10月,草原方面军改名为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他继续担任该方面军司令员,并成功解放了皮亚季哈特基、兹纳缅卡。
1944年1月,指挥部队参加了基洛沃格勒战役并解放了这座城市。此外,他还在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中包围了大批德军部队并将其歼灭。
1944年2月20日,科涅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1944年3月至4月,他成功指挥了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在春季泥泞的道路条件下向前推进了300多公里,他的方面军成为第一批达到苏联国境的部队并攻入罗马尼亚境内。
1944年5月,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他担任该职务直到战争结束。
1944年7月至8月,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他指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重创了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并在桑多梅日建立了登陆场。9月至10月,该方面军的部分部队参加了东喀尔巴阡山战役。
1945年1月,他指挥部队参加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并于2月至3月先后发动了下西里西亚战役和上西里西亚战役,阻止敌人破坏经济意义重大的西里西亚工业区。
1945年3月30日,他被授予第4号胜利勋章,以表彰他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能力。
1945年4月至5月,他的部队参加了最后的总攻——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
战后及冷战时期
1950年3月,任苏联军事部副部长兼苏军总监察长。
1951年11月,任喀尔巴阡山脉军区司令员。
1952年10月,在苏共十九大上当选党中央委员会委员。[2]
1953年,在清算贝利亚的事件中,担任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审判长,负责审理贝利亚案件并判处其死刑。[3]
1955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同年7月,由于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他被任命为首任华约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4]
1956年3月,不再兼任陆军总司令一职。
1956年11月,他指挥华约军队参加了平息反苏匈牙利叛乱的军事行动。
1960年6月起,退居二线,被任命为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5]
1961年8月至1962年4月的柏林危机时期,他被紧急任命为苏军驻德集群总司令,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6]
1965年1月30日,作为苏联政府的代表,出席了温斯顿·丘吉尔的葬礼。
1973年5月21日,因癌症病逝,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联共(布)—苏共十八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大、二十大、二十二大、二十三大、二十四大当选中央委员。第十五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八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7]
军衔
- 师级指挥员,1935年11月26日
- 军级指挥员,1938年2月22日
- 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1939年2月8日
- 中将,1940年6月4日
- 上将,1941年9月11日
- 大将,1943年8月26日
- 苏联元帅,1944年2月20日
荣誉
苏联
- 两次苏联英雄(1944年7月29日,1945年6月1日)
- 胜利勋章(1945年3月30日第4号)
- 七枚列宁勋章(1944年7月29日,1945年2月21日,1947年12月27日,1956年12月18日,1957年12月27日,1967年12月27日,1967年12月28日)
- 十月革命勋章(1968年2月22日)
- 三枚红旗勋章(1938年2月22日,1944年11月3日,1949年6月20日)
- 两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3年8月27日,1944年5月17日)
- 两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1943年4月9日,1943年7月28日)
- 红星勋章(1936年8月16日)
- 纪念弗·伊·列宁诞辰100周年奖章(1970年)
- 保卫莫斯科奖章(1944年5月1日)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1945年)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纪念奖章(1965年)
- 攻克柏林奖章(1946年6月9日)
- 解放布拉格奖章(1946年6月9日)
- 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奖章(1938年2月22日)
- 苏维埃陆海军30周年纪念奖章(1948年2月22日)
- 苏联武装力量40周年纪念奖章(1958年2月17日)
- 苏联武装力量50周年纪念奖章(1968年)
- 纪念莫斯科建城800周年奖章(1947年9月21日)
- 金质苏联国徽荣誉武器(1968年2月22日)
国际
- 司令级功勋军团勋章
- 一级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功勋勋章(1965年3月25日)
- 二级匈牙利自由功勋勋章(1946年9月5日)
- 一级军事英勇勋章(1945年2月3日)
- 一级格伦瓦尔德十字勋章
- 一级波兰复兴勋章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1970年4月30日)
- 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1970年)
- 一级白狮勋章
- 捷克斯洛伐克军事十字勋章
纪念
1973年7月19日,阿拉木图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校以“苏联元帅伊·斯·科涅夫”命名,更名为阿拉木图科涅夫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校(Алма-Атинское высшее общевойсковое командное училище имени Маршал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И.С. Конева)。
参考
- ↑ Конев, 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Википедия
- ↑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出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7日第1版
- ↑ 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审理判决贝利亚七人叛国案件. 人民日报, 1953年12月25日第1版
- ↑ 华沙条约组织——为欧洲安全和世界和平服务的组织. 人民日报, 1958年5月27日第6版
- ↑ 华沙条约武装部队总司令 科涅夫辞职格列奇科继任. 人民日报, 1960年7月26日第5版
- ↑ 德国务委员会主席乌布利希 接见苏联驻德部队总司令科涅夫. 人民日报, 1961年8月12日第5版
- ↑ Дважды Герой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онев 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Герои страны
相关内容
苏联元帅 |
---|
伏罗希洛夫 图哈切夫斯基 布琼尼 叶戈罗夫 布柳赫尔 铁木辛哥 库利克 沙波什尼科夫 朱可夫 华西列夫斯基 斯大林 科涅夫 戈沃罗夫 罗科索夫斯基 马利诺夫斯基 托尔布欣 梅列茨科夫 贝利亚1 索科洛夫斯基 布尔加宁2 巴格拉米扬 比留佐夫 格列奇科 叶廖缅科 莫斯卡连科 崔可夫 扎哈罗夫 戈利科夫 克雷洛夫 雅库鲍夫斯基 巴季茨基 科舍沃伊 勃列日涅夫 乌斯季诺夫 库利科夫 奥加尔科夫 索科洛夫 阿赫罗梅耶夫 库尔科特金 彼得罗夫 亚佐夫 |
1. 贝利亚于1953年被褫夺军衔;2. 布尔加宁于1958年被降为上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