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
![]() ![]() |
![]() |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Семё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Тимоше́нко,1895年2月6日[18日]—1970年3月31日),苏联军事家,乌克兰族,比萨拉比亚省阿克尔曼人,1914年12月入伍,1918年3月加入工农红军,1919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毕业,两度苏联英雄(1940年,1965年),胜利勋章获得者(第11号),苏联元帅军衔。
他曾担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1940年5月至1941年7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老兵,是俄国内战、苏芬战争和伟大卫国战争中的杰出的军事统帅。
生平[编辑]
1895年2月6[18]日,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生于比萨拉比亚省阿克尔曼县奥曼村的农民家庭,是家中第十七个孩子,其父亲是康斯坦丁·加夫里洛维奇。童年时期在当地农庄做工。由于他生长的地方靠近摩尔多瓦,所以他精通三门语言——俄语、乌克兰语、摩尔多瓦语。
1909年,他从教堂-教区学校毕业。
1914年12月,在一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在奥拉宁鲍姆的机枪学校接受训练,毕业后被授予中士军衔。
1915年,担任第4骑兵师第37骑兵机枪队机枪手。战争期间,先后三次荣获圣格奥尔基十字勋章。战争后期,他因为攻击军官被逮捕入狱,但由于俄国二月革命爆发,他因此被释放。战争结束时,他的军衔是少尉。
在十月革命后,他于1918年3月参加了工农红军,成为黑海第1赤卫队的战士。同年4月,被任命为排长。6月,被任命为连长。
1918年8月,任克里木第1革命骑兵团团长,并指挥部队参加了察里津保卫战。
1918年11月,被任命为第2骑兵旅旅长。
1919年6月,他和他的部队成为了由布琼尼指挥的第1骑兵集团军的一员。
1919年11月,任第6骑兵师师长。
俄国内战期间,他曾先后五次负伤,但依然坚守战斗岗位。其杰出的军事表现被两次授予红旗勋章。在苏波战争中,有序指挥部队撤退至白俄罗斯境内,极大程度地减少了部队的损失。
1922年,从高等军事学术进修班毕业。毕业后,担任第3骑兵军副军长。
1923年3月,任第3骑兵军军长。
1927年,从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毕业,并再次担任第3骑兵军军长。
1930年2月,任第6骑兵军军长。其间,出访了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等国。
1933年8月,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
1935年9月,任基辅军区副司令员。
1937年6月,任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同年9月,任哈尔科夫军区司令员。
1938年2月8日,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
1939年9月,在解放西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他指挥乌克兰方面军成功收复了西乌克兰。
1940年1月7日,在苏芬战争中,他被任命为西北方面军司令员,指挥部队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并于2月份占领维堡,迫使芬兰接受停战协议。
1940年3月21日,鉴于他在战争的杰出指挥能力,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第241号)并被颁发列宁勋章。
1940年5月7日,接替在苏芬战争中表现不佳的克·叶·伏罗希洛夫担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同时,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在担任国防人民委员期间,铁木辛哥开展了许多工作以消除红军在大清洗中遭到的不利影响,改革了部队的作战训练条例并重组作战部队,扩大技术人员培训规模,但由于伟大卫国战争的爆发,他的改革工作并没有全部完成。
1941年6月23日,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根据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议,铁木辛哥被任命为总统帅部主席。7月19日,总统帅部改组为由斯大林亲自领导的最高统帅部,斯大林接替他担任最高统帅和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由此,他改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
1941年7月,由于西部方面军的灾难性损失,他被紧急任命为西部方面军司令员。同月10日,他被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任命为西方向军总司令。在担任西部方面军司令员后,他试图扭转战事中的不利局面,在得到第5和第7机械化军的补充后,他发动了列佩利反击战,但未能得手。
1941年7月至9月,德军兵临斯摩棱斯克,他指挥西部方面军全部力量保卫斯摩棱斯克,以组织德军朝莫斯科方向推进。但由于敌众我寡,未能有效抵挡住 德国部队的攻势,斯摩棱斯克最终失守。
1941年9月11日,他被任命为西南方向军总司令,接替布琼尼指挥部队防守基辅。但由于德军很快就完成了合围以及斯大林决心防守基辅,所以铁木辛哥的到来也未能改变基辅战役的局势,西南方面军大部被围,在这场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1941年9月30日,任重组后的西南方面军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了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和顿巴斯—罗斯托夫保卫战。11月底,他组织方面军发动了罗斯托夫反击战,成功夺回了罗斯托夫,这次战役也是苏联红军在1941年为数不多成功的反击战之一。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他又指挥了库尔斯克—奥博扬战役。
1942年5月,铁木辛哥组织了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这次战役中,由于德国部队组织了有效的防御,红军推进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而且,红军进攻部队在战线上形成了突出部,这使德国部队很快抓住机会组织反击战,包围了冒进的红军部队,使20万红军指战员被俘。
1942年6月,德军开始执行蓝色方案,他指挥部队试图防守沃罗涅日,但未能成功。7月12日,西南方面军改编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他被任命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至7月21日)。
1942年10月,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期间,他指挥部队参与了伊斯卡拉行动和火花行动,在列宁格勒附近开辟了一条狭窄的运输通道,缓解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
1943年3月13日,被免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一职,改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他协调了许多战役。在他的推荐下,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1945年6月4日,为表彰他多次成功协调前线作战行动,铁木辛哥被授予胜利勋章。
1945年9月,任巴拉诺维奇军区司令员。次年2月,该军区与明斯克军区合并为白俄罗斯军区,他继续担任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
1946年3月,任南乌拉尔军区司令员。
1949年3月,任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
1960年4月,退居二线,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
1962年,任苏联战争老兵委员会主席。
1970年3月31日,病逝于莫斯科,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联共(布)—苏共十八大当选中央委员,十九大、二十大、二十二大、二十三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一届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代表。[2]
军衔[编辑]
荣誉[编辑]
苏联[编辑]
- 两度苏联英雄(1940年3月21日,1965年2月18日)
- 胜利勋章(第11号—1945年6月4日)
- 五枚列宁勋章(1938年2月22日,1940年3月21日,1945年2月21日,1965年2月18日,1970年2月18日)
- 十月革命勋章(1968年2月22日)
- 五枚红旗勋章(1920年7月25日,1921年5月11日,1930年2月22日,1944年11月3日,1947年11月6日)
- 三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3年10月9日,1944年9月12日,1945年4月27日)
- 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 保卫斯大林格勒奖章
- 保卫基辅奖章
- 保卫高加索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战胜日本奖章
- 攻克布达佩斯奖章
- 攻克维也纳奖章
- 解放贝尔格莱德奖章
- 苏维埃陆海军30周年纪念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40周年纪念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50周年纪念奖章
- 纪念莫斯科建城800周年奖章
- 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奖章
- 荣誉革命武器(1920年11月28日)
- 金质苏联国徽荣誉武器(1968年2月22日)
沙俄[编辑]
- 二级格奥尔基十字勋章
- 三级格奥尔基十字勋章
- 四级格奥尔基十字勋章(1914年9月16日)
国际[编辑]
纪念[编辑]
为了纪念铁木辛哥,以下军事院校以“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命名——
参考[编辑]
- ↑ Тимошенко, Семё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 ↑ Дважды Герой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Тимошенко Семё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
相关内容[编辑]
展开![]() |
---|
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