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什维克

来自阅兵百科

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и́),本意多数派,因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中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中获得多少席位得名,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以列宁为首的政治派别,后在1912年与孟什维克分裂并成为一个单独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夺取了全俄政权,并经过俄国内战和抗击协约国干涉的武装斗争后建立了苏联

形成[编辑]

在1903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围绕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党员的问题,出现了列宁马尔托夫两个不同提案,其根本分歧与争论焦点就集中在党员要不要加入党的一个组织的问题上。列宁认为“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并且不是什么简单的算术式的总和,而是一个整体)”,要使“党成为尽量有组织的”整体,党“只能容纳至少能接受最低限度组织性的分子”,所以党员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在物质上帮助党并且参加党的一个组织”。而马尔托夫则认为:“凡是承认党纲,并且在党的机关监督和领导下为实现党的任务而积极工作的,都可以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围绕党员要不要参加党的一个组织问题,双方展开了激烈而持久的斗争,并由此开始最终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导致组织上的正式分裂。[1]在选举党的中央机关时,列宁的拥护者获得了多数票,并在中央委员会占有多数,因此被成为布尔什维克,而马尔托夫一派因获得了少数票,因此被称作孟什维克[2]

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编辑]

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在领导权、武装起义、工农联盟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两种路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提出的资产阶级领导俄国革命的观点,认为资产阶级与沙皇政府有千丝万缕联系,在反对沙皇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必然不彻底,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在武装起义的问题上,孟什维克主张议会斗争,而布尔什维克认为应当实施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府。此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认为工农联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先决条件,无产阶级必须武装起义确保党的最低纲领实现,在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立即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3]

成为独立政党[编辑]

1912年,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护党派合作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即“布拉格代表会议”。布拉格代表会议将孟什维克取消派驱逐出党,为布尔什维克形成独立的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奠定了基础。但在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的党名并没有加入“布尔什维克”字样,虽然与孟什维克存在重大理论和策略分期,但长期以来列宁坚持对孟什维克采取既斗争又团结的方针。[4]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编辑]

二月革命之前,由于受沙皇政府残酷打压,刚刚走出地下状态的布尔什维克仅2.4万党员,主要集中在150多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和小组里,许多城市的布尔什维克只有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布尔什维克在二月革命后的苏维埃等组织中均不占优势。但由于布尔什维克组织严密、纲领务实、政治策略灵活,完全不信任、不支持临时政府,成功利用临时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失误打击其政治威信,并获得了许多士兵与工人的支持,从而使实力迅速壮大起来。[5]随着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不断壮大,“布尔什维克”一词在党的文件中逐步得到确认,党名逐步变成“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4]

1917年4月底,布尔什维克已拥有10万名党员,到了七八月间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时,已经有24万党员。尽管在苏维埃中仍不占多数,但它已经成为俄国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既具组织性和战斗力的党派。在平息息科尔尼洛夫叛乱后,布尔什维克彻底打破了二月革命以来形成的脆弱政治平衡,力量对比迅速朝着有利于布尔什维克的方面变化。在8月底至9月初,彼得格勒莫斯科苏维埃的领导权相继转到布尔什维克手中。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的党员树激增至35万人。[5]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当晚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革命随后继续向全国发展,在全俄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到了次年2月至3月间,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在全国建立了起来。[5]

巩固政权[编辑]

在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与在农民中有很大影响力的左派社会革命党结成同盟。[6]

1918年1月6日,布尔什维克解散了俄国立宪会议,逐渐将立宪权赋予到苏维埃手中。[7]而在布尔什维克力主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实行粮食专门并建立贫农委员会后,布尔什维克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联盟陷于瓦解,并最终在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公开破裂。

1918年3月,列宁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修改党纲和更改党名的报告》,提出将党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这一修改结合了恩格斯对党名的看法以及布尔什维克这个名称所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新的党名通过代表大会正式确立,简称俄国共产党(布)俄共(布)[4]

苏联时期[编辑]

1925年12月15日,俄共(布)中央全会通过决定,批准政治关于把俄共(布)改名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决定,此时修改党名是由于旧的党名同国家政权组织的新形式(苏联)不相适应,并不改变党的内部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同月18日至31日,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党章,正式将党名改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8]

1952年10月,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党名改为“苏联共产党”,因为“布尔什维克”一词是党同孟什维克斗争的产物,目的是同孟什维克划清界限。由于孟什维克党早已消亡,党的双重名称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决定把党名修改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8]

参考[编辑]

  1. 管怀伦. 试论列宁集中制的理论体系和制度结构——对布尔什维克版本民主集中制原生形态的理论考察.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4):46-52
  2. 郑海石, 杨继舜.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笫二次代表大会的特点和会上的斗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03):104-108
  3. 李艳秋. 浅析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在1905年俄国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45-46
  4. 4.0 4.1 4.2 潘雯, 孙来斌. 列宁关于党名的思考及其启示. 科学社会主义, 2020,(03):153-160
  5. 5.0 5.1 5.2 蒲国良. 布尔什维克与十月革命.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4):19-22
  6. 王彦敏. 浅析布尔什维克党与社会革命党的关系. 理论学刊, 2000,(04):46-49
  7. 解国良. 1918年俄国立宪会议解散动机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105-109.
  8. 8.0 8.1 夏风. 苏共名称的演变. 国际共运史研究, 1992,(01):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