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利·马尔科维奇·普里马科夫

来自阅兵百科
军级指挥员 维·马·普里马科夫

维塔利·马尔科维奇·普里马科夫[1]Вита́лий Ма́ркович Примако́в,1897年12月18[30]日—1937年6月12日),苏联高级将领,乌克兰族,切尔尼戈夫省切尔尼戈夫人,1914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1917年12月参加工农红军,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学术进修班毕业,军级指挥员军衔。

他曾担任过驻阿富汗日本的武官以及多个军区的副司令员,是俄国内战苏波战争中红军杰出的高级指挥员,但最终在大清洗中遇害。

生平[编辑]

1897年12月18[30]日,维塔利·马尔科维奇·普里马科夫生于切尔尼戈夫省切尔尼戈夫县舒马尼村的哥萨克家庭,在其父亲教导下,童年时期的维塔利·马尔科维奇就学会了骑马和射击。在切尔尼戈夫读中学时,他就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学校开除。

1915年2月14日,还在读高中的普里马科夫因散发传单并私藏武器而被捕,随后北流放至东西伯利亚的阿班村。

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被选为基辅党委委员。随后,又作为切尔尼戈夫省的代表参加了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在十月革命中,他指挥一支起义分队参加了攻打冬宫和平定彼·尼·克拉斯诺夫叛乱的作战。

1917年12月,他在哈尔科夫建立了由士兵、学生和工人志愿者组成的红色哥萨克第1团,并担任该团团长,率部与乌克兰中央拉达武装交战。

1918年秋,他参加了乌克兰红军的建立工作,并将红色哥萨克第1团扩编为了红色哥萨克第8骑兵师

1919年9月,他指挥第8骑兵师在切尔尼戈夫城下与邓尼金白军激战一个月,并守住了该城。同年11月,在红军转入反攻后,普里马科夫的骑兵师突破了白军防线,接连解放了利戈夫法捷日波内里等城镇。在作战中,他的部队经常冒充白军,从而出其不意地对白军后方发动突袭。之后,他还率部参加了苏波战争

1920年10月,任红色哥萨克第1骑兵军军长,后在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学术进修班学习。

1924年,任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校长。

1925年,前往中国,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担任顾问,为其制定了部队条例,帮助其建立了军官学校。在党内权力斗争中,他曾支持过列·达·托洛茨基,后来又发表声明宣布离开托洛茨基派系

1926年,任列宁格勒军区第1步兵军军长。

1927年,任驻阿富汗武官。其间,他指挥一支由2000人组成的苏阿特种作战分队,袭击了阿富汗边境的巴斯玛奇武装据点,从其手中夺取了马扎里沙里夫巴尔赫塔什库尔干镇等城镇。

1930年,任驻日本武官,其间对日本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日本军部觊觎苏联领土以及日美必然爆发武装冲突的结论。

1931年,在德国总参谋部学院进修,随后担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第13步兵军军长。

1932年2月,任北高加索军区副司令员,随后又担任红军总部高等教育院校副监察长。

1934年12月,受基洛夫遇刺事件牵连,普里马科夫被停职并被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逮捕,后在克·叶·伏罗希洛夫的要求下释放。

1936年5月,任列宁格勒军区副司令员。

1936年8月14日,受托-季联合反苏中心案牵连,普里马科夫再次被捕,并被指控参与军队中的“托派军事组织”。在严刑拷打之下,被迫“承认”自己参与了反苏托派军事法西斯阴谋并在证词上签字。

1937年6月11日,他被列入图哈切夫斯基案一并审讯,并被苏联最高法院特别审判庭判处死刑,次日被枪杀。

1957年1月31日,他的案件被平反。

军衔[编辑]

荣誉[编辑]

  • 红旗勋章(1919年11月26日)
  • 红旗勋章(1921年2月5日)
  • 红旗勋章(1929年8月7日)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