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历史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5行: 第5行:
 
{{勋章墙|{{英雄城市}}}}
 
{{勋章墙|{{英雄城市}}}}
 
{{勋章墙|{{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勋章墙|{{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基辅'''<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A%D0%B8%D0%B5%D0%B2 Киев] — Википедия</ref>'''Київ''';俄语:'''Ки́ев''')是[[乌克兰]]的首都和[[乌克兰行政区划|直辖市]],位于[[第聂伯河]]畔,为该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中心与交通枢纽,[[英雄城市]]。这座城市是乌克兰人口最多的城市,居民总数为2950702人(2022年),在欧洲仅次于[[伊斯坦布尔]]、[[莫斯科]]、[[伦敦]]、[[圣彼得堡]]、[[柏林]]、[[马德里]]为第七大人口城市。历史上,这座城市曾是基辅罗斯、基辅大公国、[[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乌克兰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等政权的首都,自1991年以后为乌克兰的首都,同时也是乌克兰正教会和乌克兰天主教会总部的所在地,是俄国和乌克兰历史上一座极其重要的城市。
+
'''基辅'''<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A%D0%B8%D0%B5%D0%B2 Киев] — Википедия</ref>(乌克兰语:'''Київ''';俄语:'''Ки́ев''')是[[乌克兰]]的首都和[[乌克兰行政区划|直辖市]],位于[[第聂伯河]]畔,为该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中心与交通枢纽,[[英雄城市]]。这座城市是乌克兰人口最多的[[乌克兰城市|城市]],居民总数为2950702人(2022年),在欧洲仅次于[[伊斯坦布尔]]、[[莫斯科]]、[[伦敦]]、[[圣彼得堡]]、[[柏林]]、[[马德里]]为第七大人口城市。历史上,这座城市曾是基辅罗斯、基辅大公国、[[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乌克兰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等政权的首都,自1991年以后为乌克兰的首都,同时也是乌克兰正教会和乌克兰天主教会总部的所在地,是俄国和乌克兰历史上一座极其重要的城市。
  
 
==历史==
 
==历史==

2024年8月5日 (一) 19:53的最新版本

基辅市旗
基辅市徽
英雄城市
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基辅[1](乌克兰语:Київ;俄语:Ки́ев)是乌克兰的首都和直辖市,位于第聂伯河畔,为该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中心与交通枢纽,英雄城市。这座城市是乌克兰人口最多的城市,居民总数为2950702人(2022年),在欧洲仅次于伊斯坦布尔莫斯科伦敦圣彼得堡柏林马德里为第七大人口城市。历史上,这座城市曾是基辅罗斯、基辅大公国、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乌克兰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等政权的首都,自1991年以后为乌克兰的首都,同时也是乌克兰正教会和乌克兰天主教会总部的所在地,是俄国和乌克兰历史上一座极其重要的城市。

历史[编辑]

基辅

基辅具体的建城时间不详,目前有关这座城市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在882年,即基辅被留里克的亲戚诺夫哥罗德的奥列格王公所征服,随后奥列格将自己的住所搬迁到这座城市。在基辅罗斯成立后,基辅成为基辅罗斯的首都。

1362年,这座城市开始被立陶宛大公国所统治,随后成为波兰立陶宛的一部分,被划入波兰王室的领土。

1654年,基辅爆发了反波兰起义,随后成为哥萨克酋长国的一部分。

1667年,根据安德鲁索沃条约,哥萨克酋长国被分裂成两部分,其中基辅被划入俄罗斯沙皇国。

1708年12月18[29]日,根据彼得一世的法令,俄罗斯帝国设8个省,其中包括以这座城市为省会的基辅省

1781年9月,在基辅省改制为基辅行省后,为行省首府。

1796年,基辅省再次设立。

1917年3月3[16]日,在二月革命后,这座城市暂时由俄国临时政府的当局管理。

1917年11月,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基辅市政权几度更迭,布尔什维克率先建立了临时工农政府,但乌克兰中央拉达随后也在该市建立了政权并控制了该市。

1918年1月16[29]日,布尔什维克在该市发动了武装起义,但遭到中央拉达的镇压。1月26日[2月8日],苏俄赤卫队攻入该市并在该市建立苏维埃政权。

1918年3月1日,在德奥联军帮助下,乌克兰中央拉达的武装重新占领了这座城市。在中央同盟国战败后,德奥军队撤离了乌克兰,随后工农红军开始了对乌克兰傀儡政权的征讨。

1919年2月5日,工农红军攻入基辅,推翻了基辅的傀儡政权。

1919年8月至12月,工农红军与白卫志愿军在基辅一带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这座城市几度易手。

1920年5月27日,在苏波战争期间,波兰侵略者攻入基辅。次月12日,红军击败了波兰军队并解放了这座城市,最终成为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分。

1923年10月12日,乌克兰人民委员会通过法令,将基辅周围的数个村庄、农场和工厂划入该市,从而使基辅的市区扩大。

1928年,靠近苏波边境的基辅开始动工修建基辅驻垒区。

1934年6月24日,根据乌克兰人民委员会的决定,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从哈尔科夫迁至基辅。

1935年,基辅开通了第一条无轨电车路线。

1936年,基辅开始动工修建一条从地下越过第聂伯河的铁路隧道。但该铁路隧道因战争的爆发而停工并遭到破坏,在战后成为基辅地铁的一部分。

1941年7月11日,基辅市成为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与纳粹侵略者的交战前线。在基辅战役期间,西南方面军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指示在该市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防御战,但最终被敌人包围导致西南方面军损失惨重。9月19日,守城的第37集团军开始突围,德军第6集团军攻入这座城市。在德国侵略者占领这座城市后,在基辅城郊建立了数个集中营以及一个灭绝营,导致数十万人在这里被枪杀。

1943年11月3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发动基辅解放战役。同月6日上午,苏维埃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宣告解放。

1951年,苏联以及欧洲第一台小型电子计算机在基辅运作。

1960年11月6日,基辅地铁开始运营。同一年,该市人口突破100万。

1961年6月21日,为纪念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和基辅保卫战役2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基辅授予了英雄城市称号并设立保卫基辅奖章来纪念这一战役。

1960年代末期,许多异议运动组织开始在基辅活跃,这些异议运动大多得到了西方政治组织或基金会的支持,在基辅出版地下刊物或举行游行示威。

1973年,基辅电视塔竣工,他在2013年以前一直是乌克兰最高的建筑物。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影响了该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其中仅甲状腺癌的病发率就增加了五倍。

1991年8月24日,在乌克兰宣布独立后,基辅成为该国首都。但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该市的发展,该市的经济产值下滑,失业率上升,犯罪率升高,城市人口数也出现了短暂的减少。在乌克兰时期,这座城市爆发了2004年"橙色革命"和2014年亲欧示威,政局多次动荡。

2022年2月24日,在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俄军取道从白俄罗斯方向入境进攻基辅,其中俄罗斯空降兵的一支小分队突进到基辅城郊。此后,乌军在基辅市北面与东面阻挡俄军的进攻。4月,俄军从乌克兰北部撤退,俄军对基辅的进攻之势被解除。

荣誉[编辑]

参考[编辑]

  1. Киев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