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团军(苏俄)”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阿道夫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
阿道夫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俄国内战相关工农红军集团军”为“俄国内战相关工农红军各集团军”)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3行: | 第3行: | ||
==历史== | ==历史== | ||
− | 1919年3月5日,根据[[南部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顿涅茨克方向的红军部队组建为'''第13集团军'''。该集团军自组建后便参加了[[ | + | 1919年3月5日,根据[[南部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顿涅茨克方向的红军部队组建为'''第13集团军'''。该集团军自组建后便参加了[[1919年第一次顿巴斯战役|顿巴斯战役]],曾一度攻占[[尤佐夫卡]]、[[杰巴利采沃]]等地,推进至[[顿河畔罗斯托夫]]和[[塔甘罗格]]一线。 |
1919年5月至6月,在[[南俄白军]]发动攻势后,第13集团军转入防御并向北撤退。 | 1919年5月至6月,在[[南俄白军]]发动攻势后,第13集团军转入防御并向北撤退。 | ||
− | + | 1919年8月至9月,第13集团军参加了抗击[[邓尼金攻势]]的反攻作战,但未能取得战果。之后,在白军的连续进攻下,第13集团军退守[[瓦卢伊基]]、[[库尔斯克]]、[[利夫内]]、[[奥廖尔]]一带。 | |
− | 1919年10月至11月,该集团军在[[奥廖尔—克罗梅战役]]中击溃白军,解放了[[小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库尔斯克等城市。随后,第13集团军又参加了[[ | + | 1919年10月至11月,该集团军在[[奥廖尔—克罗梅战役]]中击溃白军,解放了[[小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库尔斯克等城市。随后,第13集团军又参加了[[1919年第二次顿巴斯战役]],在战役中解放了[[马里乌波尔]]。 |
1920年1月10日,第13集团军推进至[[亚速海]]沿岸,从而将南俄白军分割为塔夫利和北高加索两部分。 | 1920年1月10日,第13集团军推进至[[亚速海]]沿岸,从而将南俄白军分割为塔夫利和北高加索两部分。 | ||
第15行: | 第15行: | ||
1920年2月至5月,该集团军试图攻打[[彼列科普地峡]],但未能取得实际进展。 | 1920年2月至5月,该集团军试图攻打[[彼列科普地峡]],但未能取得实际进展。 | ||
− | 1920年夏,盘踞在克里木的白军发动攻势,占据了[[塔夫利省]]北部,而第13集团军坚守[[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波洛吉]]—[[别尔江斯克]]一线。 | + | 1920年夏,盘踞在克里木的白军发动攻势,占据了[[塔夫利省]]北部,而第13集团军坚守[[扎波罗热|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波洛吉]]—[[别尔江斯克]]一线。 |
1920年10月至11月,第13集团军参加了剿灭[[弗兰格尔]][[俄国白军|白卫军]]的[[北塔夫利战役]]和[[彼列科普—琼加尔战役]]。 | 1920年10月至11月,第13集团军参加了剿灭[[弗兰格尔]][[俄国白军|白卫军]]的[[北塔夫利战役]]和[[彼列科普—琼加尔战役]]。 | ||
第110行: | 第110行: | ||
{{俄国内战时期的工农红军}} | {{俄国内战时期的工农红军}} | ||
− | [[分类: | + | [[分类:苏联各集团军]] |
− | [[分类: | + | [[分类:俄国内战相关工农红军各集团军]] |
2025年1月13日 (一) 03:30的最新版本
第13集团军[1](13-я армия)是工农红军在俄国内战时期设立的一支集团军,成立于1919年3月5日,主要在顿巴斯一带活动。
历史[编辑]
1919年3月5日,根据南部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顿涅茨克方向的红军部队组建为第13集团军。该集团军自组建后便参加了顿巴斯战役,曾一度攻占尤佐夫卡、杰巴利采沃等地,推进至顿河畔罗斯托夫和塔甘罗格一线。
1919年5月至6月,在南俄白军发动攻势后,第13集团军转入防御并向北撤退。
1919年8月至9月,第13集团军参加了抗击邓尼金攻势的反攻作战,但未能取得战果。之后,在白军的连续进攻下,第13集团军退守瓦卢伊基、库尔斯克、利夫内、奥廖尔一带。
1919年10月至11月,该集团军在奥廖尔—克罗梅战役中击溃白军,解放了小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库尔斯克等城市。随后,第13集团军又参加了1919年第二次顿巴斯战役,在战役中解放了马里乌波尔。
1920年1月10日,第13集团军推进至亚速海沿岸,从而将南俄白军分割为塔夫利和北高加索两部分。
1920年2月至5月,该集团军试图攻打彼列科普地峡,但未能取得实际进展。
1920年夏,盘踞在克里木的白军发动攻势,占据了塔夫利省北部,而第13集团军坚守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波洛吉—别尔江斯克一线。
1920年10月至11月,第13集团军参加了剿灭弗兰格尔白卫军的北塔夫利战役和彼列科普—琼加尔战役。
1920年11月12日,第13集团军的建制被撤销,其所属部队划归第4集团军。
指挥机关[编辑]
司令员 | |
1919年3月6日—1919年4月16日 | 因·塞·科热夫尼科夫 |
1919年4月16日—1920年2月18日 | 阿·伊·格克尔 |
1920年2月18日—1920年6月5日 | 伊·克·帕乌卡 |
1920年6月5日—1920年7月10日 | 罗·彼·艾德曼 |
1920年7月10日—1920年11月11日 | 伊·彼·乌博列维奇 |
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 |
1919年3月6日—1919年3月6日 | 列·尼·亚历山德里、К. И. 马扎洛夫、О. И. 索莫夫 |
1919年3月10日—1919年4月20日 | 列·尼·亚历山德里、К. И. 马扎洛夫、Д. Г. 佩尔奇欣、О. И. 索莫夫 |
1919年4月20日—1919年4月26日 | 列·尼·亚历山德里、Д. Г. 佩尔奇欣 |
1919年4月26日—1919年5月24日 | 列·尼·亚历山德里、约·维·科西奥尔、Д. Г. 佩尔奇欣 |
1919年5月24日—1919年6月1日 | 列·尼·亚历山德里、约·维·科西奥尔 |
1919年6月1日—1919年6月27日 | 列·尼·亚历山德里、约·维·科西奥尔、В. И. 普利雅特 |
1919年6月27日—1919年9月28日 | 约·维·科西奥尔、В. И. 普利雅特、格·列·皮达可夫 |
1919年9月28日—1919年10月7日 | 约·维·科西奥尔、格·列·皮达可夫 |
1919年10月7日—1919年10月31日 | 约·维·科西奥尔、格·列·皮达可夫、阿·帕·罗森戈尔茨 |
1919年10月31日—1919年11月3日 | С. Р. 博加廷、约·维·科西奥尔、格·列·皮达可夫、阿·帕·罗森戈尔茨 |
1919年11月3日—1919年12月19日 | С. Р. 博加廷、阿·帕·罗森戈尔茨 |
1919年12月19日—1919年12月26日 | С. Р. 博加廷 |
1919年12月26日—1920年1月25日 | С. Р. 博加廷、尤·尤·梅津 |
1920年1月25日—1920年3月27日 | С. Р. 博加廷 |
1920年3月27日—1920年5月11日 | С. Р. 博加廷、М. П. 康斯坦丁诺夫 |
1920年5月11日—1920年5月22日 | М. П. 康斯坦丁诺夫 |
1920年5月22日—1920年6月4日 | 弗·彼·扎东斯基、М. П. 康斯坦丁诺夫 |
1920年6月4日—1920年6月12日 | 弗·彼·扎东斯基、鲍·格·祖尔、М. П. 康斯坦丁诺夫 |
1920年6月12日—1920年6月16日 | 弗·彼·扎东斯基、鲍·格·祖尔 |
1920年6月16日—1920年8月18日 | 鲍·格·祖尔 |
1920年8月18日—1920年8月31日 | 尼·彼·戈尔布诺夫、鲍·格·祖尔 |
1920年8月31日—1920年9月4日 | 尼·彼·戈尔布诺夫 |
1920年9月4日—1920年10月22日 | 尼·彼·戈尔布诺夫、尤·尤·梅津 |
1920年10月22日—1920年10月27日 | 尼·彼·戈尔布诺夫、А. М. 利德、尤·尤·梅津 |
1920年10月27日—1920年11月3日 | А. М. 利德、尤·尤·梅津 |
1920年11月3日—1920年11月12日 | А. М. 利德 |
参谋长 | |
1919年3月6日—1919年7月3日 | 亚·亚·杜什科维奇 |
1919年7月3日—1920年2月26日 | 安·梅·扎永契科夫斯基(代理) |
1920年2月26日—1920年6月20日 | 米·亚·奥尔洛夫(代理) |
1920年6月20日—1920年10月13日 | 米·伊·阿拉富佐 |
1920年10月13日—1920年11月12日 | Ф. П. 托卡列夫 |
参考[编辑]
- ↑ 13-я армия (РККА) — Википедия
相关内容[编辑]
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