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基辅战役
1943年基辅战役(Киев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 1943 года)是伟大卫国战争中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于1943年11月3日至12月22日为解放乌克兰首都基辅实施的一次战役,此次战役包括进攻阶段(11月3日至13日)和防御阶段(11月13日至12月22日)两部分。
战役背景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10月20日前为沃罗涅日方面军),辖第13集团军、第60集团军、第38集团军、第40集团军、第27集团军、第47集团军、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第2航空集团军,在尼·费·瓦图京大将指挥下,于1943年9月底夺取了第聂伯河右岸基辅南北两侧的登陆场后,曾两次(10月12日至15日,21日至23日)发动了对基辅的进攻,主攻方向选在南面的布克林登陆场,而北面的柳捷日登陆场实施佯攻,但是进攻未取得预期结果。德军在布克林登陆场正面集中了10个师(含5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的兵力进行防守,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根据方面军司令员的请求,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同意将方面军主力转移至北面的柳捷日登陆场,由此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第23步兵军(由第47集团军调出)、第7强击炮兵军以及若干步兵和炮兵部队从布克林登陆场秘密转移至柳捷日登陆场。第38集团军、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近卫第5坦克军和近卫第1骑兵军、捷克斯洛伐克第1独立旅将从柳捷日登陆场实施进攻,从西面迂回基辅,而第60集团军在柳捷日登陆场以北向西南方向进攻。留在布克林登陆场的第40集团军、第27集团军应提前两天转入进攻,以便使德军错误判断主攻方向,牵制其正面敌军部队。第2航空集团军负责对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战役前夕,方面军对敌总优势不大,但在主攻方向拥有步兵多2倍,炮兵多3.5倍,坦克多8倍的兵力优势。全军力争在十月革命二十六周年前解放乌克兰首都。[1]
战役进程
进攻阶段
11月1日,红军开始在布克林登陆场发动进攻,但由于德军顽抗,红军这一次进攻也未能突破其防御。其间,第2航空集团军为了支援地面部队的行动,1日和2日两天就在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出动了640架次。3日晨,方面军主攻部队在经过炮兵火力打击后,从柳捷日登陆场发动了进攻,近卫第5坦克军、第38集团军、第60集团军在当天推进了5—12公里。4日至5日,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加入战场,突破了德军防御,切断了基辅—日托米尔公里。为了扩大战果,近卫第1骑兵军随第38集团军和第60集团军的第二梯队及捷克斯洛伐克第1独立旅进入突破口。德军统帅部担心自己在基辅一带的部分遭到合围,随即命令其迅速撤退。6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解放。7日,红军在追击德军的过程中解放了法斯托夫。随后,第13集团军也利用战场的有利态势,在方面军右翼转入进攻。13日,日托米尔解放。但是,德军自8日起就开始调集预备队,在法斯托夫、斯泰基、科尔宁等地集结兵力,向方面军主攻部队的侧翼实施猛烈的反扑,导致方面军左翼推进受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发现德军兵力动向后,于12日命令方面军在日托米尔—第聂伯河一带转入防御。而继续进攻的方面军右翼各部(第13集团军和第60集团军)于月底推进至纳罗夫利亚—叶利斯克—奥夫鲁奇—科罗斯坚一线。[1]
防御阶段
德军统帅部为恢复第聂伯河的防御,发动反攻,拟优先合围和消灭在日托米尔一带的红军各部,随后转向基辅发动进攻。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南面,即法斯托夫—布鲁西洛夫一线,另外还将日托米尔—拉多梅什利作为第二进攻方向。德军投入反攻的兵力包括第4装甲集团军的15个师(含7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师)。而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洞悉德军兵力部署和意图后,于11月12日命令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暂停在日托米尔的进攻,转入防御,不如德军突破法斯托夫—基辅一线。13日,方面军中央和左翼部队转入防御,并以右翼的第13集团军和第60集团军继续进攻。15日,在红军尚未完成防御准备之际,德军又在日托米尔—法斯托夫一线实施反攻,意图推进至基辅—日托米尔公路。在此防守的第38集团军各部在德军猛攻之下,被迫向北撤退,使第60集团军左翼出现了被围的危险态势。17日,德军在科罗斯特舍夫以东切断了日托米尔—基辅公路,并将其坦克转向基辅。18日,德军从西、南两面实施夹攻,在日托米尔一带包围了第60集团军一部兵力。20日,第60集团军被围部队放弃日托米尔突围。23日,两翼遭到德军迂回的第38集团军根据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放弃了布鲁西洛夫,向东撤退8—10公里至预先构筑的防线。方面军司令部随即根据战局变更部署,将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从法斯托夫向布鲁西洛夫方向调动,同时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调来的近卫第1集团军也将一个步兵军派往该方向。此外,第40集团军和第27集团军早在15日至17日就将布克林登陆场的部队调至法斯托夫—特里波利耶一带。25日,方面军以三个步兵军的兵力从拉耶夫卡—博罗夫卡一线向南进攻,对沿公路进攻的德军布鲁西洛夫集团侧翼实施反突击,双方在此交战数日,最终挫败了德军沿日托米尔公里取捷径进攻基辅的企图。30日,双方的战线稳定在切尔尼亚霍夫—拉多梅什利—斯塔维谢—尤罗夫卡一带。[1]
12月6日至14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再次企图以数个装甲师从切尔尼亚霍夫向第60集团军的防线发动进攻,但遭到挫败。19日至22日,德军再次从科罗斯坚实施进攻,再次被红军击退。方面军在击退德军猛攻后,将战线控制在伊格纳特波尔—梅列尼—斯塔维谢一线,而德军在将近一个半月的进攻中仅推进了35—40公里。[1]
战役结果
在进攻阶段,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顺利实现了战役目的,在十月革命节前夕解放基辅,并在基辅一带的第聂伯河右岸建立了纵深约150公里的战略登陆场。红军还在进攻期间,击毁和缴获1200门火炮和迫击炮、60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90架飞机和约2000辆汽车。在防御阶段,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粉碎了德军企图重新攻占基辅,恢复其第聂伯河防线的企图,为红军继续在右岸乌克兰实施新的进攻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1]
红军的65支部队和兵团因战功卓著而被授予“基辅”荣誉称号、13支被授予“日托米尔”荣誉称号、6支被授予“法斯托大”荣誉称号、6支被授予“科罗斯坚”荣誉称号、4支被授予“瓦西里科夫”荣誉称号、1支被授予“奥夫鲁奇”荣誉称号。[1]
参考
相关内容
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 |
---|
1941年6月-1941年11月 |
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 杜布诺—卢茨克—罗夫诺 斯摩棱斯克(叶利尼亚) 列宁格勒 基辅 第一次哈尔科夫 莫斯科防御阶段 |
1941年11月-1942年6月 |
莫斯科反攻阶段 罗斯托夫 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 第二次哈尔科夫 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 |
1942年7月-1943年6月 |
斯大林格勒 高加索(图阿普谢) 罗斯托夫 “火花”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伏罗希洛夫格勒 第三次哈尔科夫 |
1943年7月-1944年5月 |
库尔斯克(奥廖尔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 米乌斯 斯摩棱斯克 顿巴斯 第聂伯河(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 梅利托波尔 基辅) 布良斯克 新罗西斯克—塔曼 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 基洛沃格勒 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 乌曼—博托沙尼 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 敖德萨)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 克里木 |
1944年6月-1944年12月 |
维堡 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 白俄罗斯(卢布林—布列斯特) 利沃夫—桑多梅日 雅西—基什尼奥夫 东喀尔巴阡 波罗的海沿岸(里加 塔林 梅梅尔) 贝尔格莱德 德布勒森 布达佩斯 |
1945年1月-1945年5月 |
维斯瓦河—奥得河(桑多梅日—西里西亚 华沙—波兹南) 东普鲁士(柯尼斯堡) 下西里西亚 东波美拉尼亚 巴拉顿湖 摩拉维亚—俄斯特拉发 上西里西亚 维也纳 柏林 布拉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