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基里洛维奇·雅科夫列夫

来自阅兵百科
大将 伊·基·雅科夫列夫

伊万·基里洛维奇·雅科夫列夫[1]Ива́н Кири́ллович Я́ковлев,1918年8月5日—2002年9月13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斯塔夫罗波尔省亚历山德罗夫斯克人,1939年9月入伍,1942年加入联共(布)斯大林装甲与机械化兵军事学院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大将军衔。

他曾担任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总局局长(1968年5月至1986年12月),是苏芬战争伟大卫国战争老兵。

生平[编辑]

1918年8月5日,伊万·基里洛维奇·雅科夫列夫生于斯塔夫罗波尔省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县斯坦尼察切尔诺莱斯卡村的一个哥萨克家庭。

1939年,考入特斯克农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在沃罗涅日州坎捷米罗夫卡的一个国营农场担任畜牧技术员。

1939年9月,应征加入工农红军,进入克麦罗沃迫击炮与炮兵学校受训。

1940年,从学校速成毕业,被派往苏芬战争前线,任第123独立步兵旅第81步兵团的排长,后来因负伤离开前线。同一年,在他康复后,被分配到西伯利亚军区第133步兵师第681步兵团担任迫击炮排排长。

1941年7月5日,他随部队被紧急开往伟大卫国战争前线,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战役

1942年1月,任沃尔霍夫方面军第140独立步兵旅的迫击炮连连长。

1942年6月,任第140独立步兵旅迫击炮营副营长。

1942年12月,任第140独立步兵旅迫击炮营营长。

1943年,任第259独立反坦克炮兵营营长,期间参加了第聂伯战役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

1944年9月,任第136步兵师独立自行火炮营营长,随后参加了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在战争期间,他先后三次负伤。

1949年,从斯大林装甲与机械化兵军事学院毕业后,任苏军驻德集群第37坦克团副团长。

1950年,任第37坦克团团长。

1952年,任近卫第25机械化师副师长。

1954年7月,任近卫第25机械化师师长。

1958年,从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后,任苏联国防部军事教育院校总局的处长。

1960年,任苏联陆军总司令部处长。

1963年,任苏联陆军作战训练总局程序制定局局长。

1965年12月,任莫斯科军区副司令员。

1968年5月14日,任苏联公共秩序保护部内务与护卫部队总局局长。次年2月11日,其职务名变为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总局局长。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内卫部队被打造成一支能执行各种复杂任务的准军事机动部队,并且在内卫部队设立了舰艇兵与航空兵等。

1986年4月,他亲临现场指挥内卫部队参加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1986年12月24日,由于在乌法图-134恐怖案件中处理不当,他被免去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总局局长的职务,改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军事监察顾问。

1992年,在苏联解体后退休。

1996年7月,任俄罗斯内卫部队总司令顾问,期间他还参与了俄罗斯内卫部队退伍军人委员会的工作。

2002年9月13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特罗耶库罗夫公墓

苏共二十三大、二十四大、二十五大、二十六大、二十七大代表。第八届、九届、十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 上校,1951年6月22日
  • 坦克兵少将,1959年5月29日
  • 坦克兵中将,1967年10月25日
  • 上将,1971年5月20日
  • 大将,1980年5月7日

荣誉[编辑]

苏联[编辑]

俄罗斯联邦[编辑]

其他国家[编辑]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