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尼德·鲍里索维奇·克拉辛

来自阅兵百科
列·鲍·克拉辛

列昂尼德·鲍里索维奇·克拉辛[1]Леони́д Бори́сович Кра́син,1870年7月15[27]日—1926年11月24日),苏联革命家、政治家、工程师,俄罗斯族,托博尔斯克省库尔干人,1890年参加革命工作,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哈尔科夫技术学院毕业。

他曾担任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1923年7月至1925年11月)、苏俄对外贸易人民委员(1920年6月至1923年7月)、苏俄工商人民委员(1918年11月至1920年6月)、苏俄铁道人民委员(1919年3月至1920年3月)。他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并在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活跃,后来又长期从事铁路建设工作,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以后,为苏维埃共和国争取国际利益做出了重大贡献。

生平[编辑]

1870年7月15[27]日,列昂尼德·鲍里索维奇·克拉辛生于托博尔斯克省库尔干的一个警察家庭,其父亲是鲍里斯·伊万诺维奇,少年时期进入秋明实科学校学习。

1887年,考入圣彼得堡技术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加入米·伊·布鲁斯涅夫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组织。

1890年,他因参加学生活动而被暂时驱逐出圣彼得堡。次年,因参加学生游行示威而被捕,随后被开除学籍并逐出首都。在学业中断后,他作为志愿兵在下诺夫哥罗德军事技术部门服役。

1892年5月,他因参加布鲁斯涅夫的马克思主义组织而被捕入狱,关押在莫斯科的监狱中。

1893年底,他被释放并被派往图拉,在第12步兵团中服役。在服完兵役后,他前往克里木工作。

1894年8月,他被驱逐出克里木,前往沃罗涅日省,在哈尔科夫巴拉绍夫铁路线上工作。

1895年,他因布鲁斯涅夫的案件再次被捕,并被流放至伊尔库茨克省三年。在流放地,他从事过铁路工程师的工作。

1897年4月1[13]日,在流放期满时,他被禁止返回俄国欧洲部分,因此继续留在伊尔库茨克的环贝加尔湖铁路工地上工作,在工作中展现了他高超的技术能力,得到当地建设工地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1897年秋,他被哈尔科夫技术学院化工系录取。在校期间,他仍然多次参加学生运动,甚至遭到当局驱逐,但在校长德·斯·泽尔诺夫的保护下,克拉辛得以继续他的学业,并且在学习期间继续进行环贝加尔湖铁路的建设工作。

1900年6月11[24]日,他从哈尔科夫技术学院毕业。同一年,他前往巴库谋生,在西门子公司投资的发电厂建筑工地担任负责人。期间,他在巴库建立了统一的社会民主工党组织,并领导了1903年巴库大罢工,并在当地组织地下印刷厂,用于印刷和传播《火星报》。

1903年夏,他在布鲁塞尔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支持列宁的主张。但此后,他因政治立场又与列宁发生分歧。

1903年9月29日[10月12日],他被增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1904年夏,他搬迁到奥列霍沃-祖耶沃,在当地监督发电厂的改进建设。

1905年1月,在血腥星期日事件发生后,他急忙赶到莫斯科,并开始组织学生和工人运动。

1905年5月,他出席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大会副主席和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大会上,他与列宁搁置争议,一同通过了关于组织武装起义的决议。在回到圣彼得堡后,他加入了圣彼得堡电气照明协会。同年年底,他领导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战斗战术小组,负责了党的财务活动,并向地下武装提供各种武器。其间,他还当选为彼得堡工人代表苏维埃代表,与马克西姆·高尔基创办了《新生活报》。

1906年,他参与了芬兰城堡起义的准备工作。

1907年,他组织了著名的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将其25万卢布作为党的活动资金。

1908年,他在芬兰被捕,被关押在维堡省监狱中。次月,因证据不足获释,随后出国,在意大利生活。之后,他因党内的政治争论而暂时退出政治活动,并进入柏林西门子公司工作,被聘为高级工程师。

1911年,任西门子公司柏林分公司副经理。

1912年,任西门子公司莫斯科分公司经理。

1913年,升任西门子公司驻俄国总代表,因此获准在圣彼得堡居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继续管理俄国的西门子公司,同时还担任巴拉诺夫火药厂经理。在俄国革命期间,他对包括布尔什维克在内的俄国各方政治势力持消极态度。

1917年12月,在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他接收了列宁托洛茨基的邀请,加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与德国人谈判的代表团。

1918年,任红军非常供给委员会主席、最高国民经济会议主席团委员。

1918年11月,任苏俄工商人民委员

1919年3月至1920年3月,兼任苏俄铁道人民委员

1919年10月,他与马·马·李维诺夫一起在普斯科夫参加了与爱沙尼亚的和平谈判。

1920年初,他率领苏俄非正式代表团前往斯德哥尔摩与一家瑞典公司进行经贸谈判,然后又在哥本哈根与协约国最高经济委员会的代表团进行谈判,并与意大利达成贸易协议。同年5月,抵达伦敦并与英国政府进行谈判,为英法等国承认苏维埃俄国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在他的主导下,进行对西方贸易活动的全俄罗斯合作社在英国注册。

1920年6月,任苏俄对外贸易人民委员,并不再担任苏俄工商人民委员。同时,还兼任苏俄驻英国全权代表兼贸易代表,其间主导了归还斯维亚托戈尔号破冰船的谈判(该破冰船后来被命名为克拉辛号)。

1922年,他参加了热那亚会议和海牙会议。

1923年7月3日,任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其间,他利用个人身份聘请英国律师事务所搜集俄国海外资产的信息。在任期间,他主张制定并遵守严格的对外贸易政策,将对外贸易的定价权严格控制在政府手中。

1924年,任苏联驻法国全权代表。其间,他从前沙俄将领阿·阿·伊格纳季耶夫处向苏联政府的捐赠,总共2.25亿金法郎。

1925年10月30日,任苏联驻英国全权代表。次月18日,不再兼任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的职务。

1926年11月24日,他因心脏衰竭在英国伦敦逝世,之后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俄共(布)—联共(布)第三届、四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1903年10月增选为二届中央委员。第一届至三届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