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卡尔洛维奇·列万多夫斯基

来自阅兵百科
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米·卡·列万多夫斯基

米哈伊尔·卡尔洛维奇·列万多夫斯基[1]Михаи́л Ка́рлович Левандо́вский,1890年5月3[15]日—1938年7月29日),苏联革命家、军事家,波兰族与俄罗斯族混血,梯弗里斯人,1910年入伍,1918年8月加入工农红军,1920年加入俄共(布)弗拉基米尔军事学校毕业,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军衔。

他曾参加过一战,在十月革命后参加赤卫队,在俄国内战时期担任过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参加了抗击邓尼金白卫军的数次战役,屡建战功。在和平时期,担任过多个军区的司令员,最终在大清洗中遇害。

生平[编辑]

1890年5月3[15]日,米哈伊尔·卡尔洛维奇·列万多夫斯基生于梯弗里斯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亲是波兰族,母亲是俄罗斯族。在他十二岁时,父亲死于黄热病,之后,母亲改嫁到捷列克哥萨克,因此米哈伊尔·卡尔洛维奇随母亲搬迁至捷列克哥萨克的尼古拉耶夫斯卡亚村居住,并在一所教堂-教区学校接受教育。后来,全家人又搬迁到格罗兹尼居住,并在当地实科学校毕业。

1910年,他以哥萨克人身份考入弗拉基米尔军事学校。两年后,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驻扎库塔伊西的哥里第202步兵团服役,任该团机枪队初级军官。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随部队参加了在华沙东普鲁士一带的战斗,因表现出色,晋升为机枪连连长。

1915年,他在战斗中两次被炮弹击伤,其中第二次伤势较重,送往后方治疗。在伤愈后,进入梯弗里斯尉官学校担任教官。

1916年3月,调入驻彼得格勒的第1装甲车师担任科长、处长。

1917年二月革命,他的政治立场逐渐转向布尔什维克,参加了平定科尔尼洛夫叛乱的革命活动。在十月革命时期,随部队平息了克伦斯基叛乱

1918年1月,在军队开始复员后离开部队,回到家乡格罗兹尼。随后,他加入了格罗兹尼炼油厂赤卫队,抵御无政府主义武装、土匪和车臣分裂分子的袭击,因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而被选为赤卫队队长。同年3月,任格罗兹尼和弗拉季高加索军事委员。

1918年初,他加入了激进派社会革命党

1918年5月,任捷列克苏维埃共和国军事人民委员。其间,他在弗拉季高加索指挥赤卫队为抵抗白军,击退了白卫哥萨克的进攻,最后率部退伍,撤往别斯兰

1918年8月11日,他指挥赤卫队攻打弗拉季高加索并收复了这座城市。在北高加索战斗的时期,他结识了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同月,被正式编入工农红军,任弗拉季高加索-格罗兹尼集团军司令员。在敌强我弱的北高加索地区,他利用敌人无法相互配合的弱点,机动地指挥部队作战,逐个击破。

1918年12月,任南部方面军第11集团军作战处处长。

1919年1月,任第11集团军司令员。此时,由于红军在北高加索战役中被白军击败,失去了对大城市的控制,因此列万多夫斯基决定指挥第11集团军余部向阿斯特拉罕。在突围过程中患上斑疹伤寒,并在几乎昏迷的状态下才抵达阿斯特拉罕。

1919年3月,任里海-高加索方面军西作战区主任,随后又担任第1特别骑兵师师长。次月13日,任第7骑兵师师长,参加了阿斯特拉罕战役

1919年5月,任第33步兵师师长,指挥部队前往顿河一线,与邓尼金的白卫军交战,参加了抵抗邓尼金攻势初期的防御作战。之后,又指挥这支部队参加了解放顿巴斯顿巴斯战役和解放顿河畔罗斯托夫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战役

1920年3月,他担任新组建的第11集团军司令员,并指挥部队参加了剿灭邓尼金白军的北高加索战役

1920年4月至5月,指挥第11集团军参加巴库战役并在阿塞拜疆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1920年7月,任第9集团军司令员。其间,他指挥部队击退了白军残党的登陆并进军格鲁吉亚,在梯弗里斯战役中表现出色。

1920年10月,任捷列克集群司令员。次年1月,任捷列克-达吉斯坦集群司令员,指挥该部平息了达吉斯坦反苏叛乱

1921年3月,任捷列克-达吉斯坦第10集团军司令员。

1921年7月,任坦波夫省军事委员。同年9月,任北高加索军区副司令员。

1923年12月,任乌克兰与克里木武装力量副司令员。

1924年4月,任突厥斯坦方面军司令员兼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领导了打击巴斯玛奇反苏武装的战斗。

1925年11月,任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员。

1928年3月,兼任外高加索联邦陆海军人民委员。

1928年10月,任红军总局局长。

1929年12月,任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员。

1932年至1933年,根据苏德拉帕洛条约,他在国家防卫军学习和考察。

1933年11月,他又继续担任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员。

1935年6月,在高加索集团军改组为军区后,任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1937年6月,任远东特别集团军滨海集群司令员。

1938年2月23日,他在大清洗中被捕,并被指控在军队中参加反苏托派军事法西斯阴谋组织。同年7月29日,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判处死刑,当天被枪杀。

1956年4月28日,他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平反。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沙俄

  • 少尉
  • 中尉
  • 参谋上尉,1916年8月7日

苏联

荣誉[编辑]

苏联

沙俄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