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尼金攻势

来自阅兵百科
南俄白军的最大控制范围

邓尼金攻势[1]Деникинское наступление),即南俄武装力量攻势Наступление ВСЮР),是南俄白军从1919年7月3日起发动的一次进攻战役,其攻势一直持续到1919年10月10日。按照南俄白军总司令安·伊·邓尼金的计划,白军将进攻苏维埃俄国政府所在地莫斯科

战前形势[编辑]

1919年7月初,俄国内战南线的局势正朝着有利于白军的方向发展,南俄地区爆发的反苏暴动也与北上的白军遥相呼应。同月3日,南俄白军总司令安·伊·邓尼金签署了指示,指定了以攻占苏维埃政府中枢——莫斯科为目的的作战战略。根据白军的意图,白军弗兰格尔部向萨拉托夫勒季谢沃巴拉绍夫一线进攻,接替该方向的顿河白军,并继续朝奔萨鲁扎耶夫卡阿尔扎马斯展开进攻,从而最终沿下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攻打莫斯科。白军西多林部接管原先弗拉格尔部的阵地,继续进攻卡梅申—巴拉绍夫一线,得手后分别沿沃罗涅日科兹洛夫梁赞新奥斯科尔叶列茨卡希拉两个方向进攻莫斯科。白军梅-马耶夫斯基部向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方向进攻莫斯科,为向西南方向提供支援,还需向第聂伯河杰斯纳河一线挺进,占领基辅以及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布良斯克段的其他渡口。白军多布罗沃尔斯基部从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推进至第聂伯河口,以便将来攻战赫尔松尼古拉耶夫

攻势最初阶段[编辑]

7月初,南俄白军全线转入进攻,但在红军的反击之下,白军推进受阻、进展缓慢。尽管如此,向西进攻的白军还是取得了战功,于月底占领了波尔塔瓦塔夫利省北部地区,沿着第聂伯河推进至上第聂伯罗夫斯克尼科波尔一线,而白军高加索集团军还在28日占领了卡梅申并继续北进。然而,战力稍弱的顿河白军非但没有推进,反而丢失了利斯基巴拉绍夫,被击退到顿河对岸。

8月上旬,向西进攻的白卫志愿军在几乎未遭遇抵抗的情况下推进至加佳奇克列缅丘格兹纳缅卡伊丽莎白格勒一线,而向巴拉绍夫—萨拉托夫方向进攻的顿河白军和高加索集团军却被红军挡住。在此情况,南俄白军总司令邓尼金修改了作战计划,于12日命令白卫志愿军和第3独立军不顾一切向西进攻,其目的是占领基辅

红军八月反攻[编辑]

8月中旬,红军南方面军新霍皮奥尔斯克卡梅申一线发动反攻,但在白军顿河白军和白军高加索集团军的抵抗之下,红军的反攻被击退。此外,白军顿河白军还重新渡过了顿河,推进至霍皮奥尔河一线。与此同时,在乌克兰进攻的白军击溃了正面的红军第12集团军,相继占领了敖德萨(24日)和基辅(31日)。

白军新一轮攻势[编辑]

9月上旬,红军南方面军的反攻颓势凸显,这使得南俄白军利用这一窗口发动新的攻势。12日,邓尼金命令南俄白军转入总攻。在新一轮攻势中,南俄白军击溃了红军南方面军,几乎没有阻碍地攻占了苏梅奥博扬旧奥斯科尔库尔斯克法捷日雷利斯克等地。南俄白军的强大攻势也震惊了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政府机构甚至开始准备疏散至沃洛格达,莫斯科党委也着手准备转入地下的工作。

虽然南俄白军在9月至10月初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但此时随着战线拉长,与布尔什维克结盟的马赫诺黑军也频繁在白军后方活动,袭击其补给线,一线作战部队的后勤逐步耗尽。另外,白军也在西面遭受了来自波兰白卫武装和彼得留拉武装的压力。

攻势覆灭[编辑]

10月11日,经过充分准备后,红军从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发动反攻(见奥廖尔—克罗梅战役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并将白军全线击溃,夺回了南俄大部分地区。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