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尔姆—叶卡捷琳堡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叶卡捷琳堡之战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战役[1][2]是在1919年6月21日至7月20日期间,工农红军东部方面军北方集群为夺取彼尔姆叶卡捷琳堡等地发起的一次进攻战役

作战部署[编辑]

红军东部方面军北方集群在乌拉尔战役中攻占萨拉普尔沃特金斯克后,在卡马河左岸建立了阵地,准备继续进攻彼尔姆。

红军在彼尔姆方向拥有两个集团军——由瓦·伊·绍林指挥的第2集团军从南面进攻昆古尔和彼尔姆,由谢·亚历·梅热尼诺夫指挥的第3集团军从西面和西北面攻打彼尔姆。红军总兵力为40000名步兵、5700名骑兵、226门火炮和961挺机枪。

而正面的白军是由拉多拉·盖达指挥的西伯利亚集团军,拥有44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158门火炮和538挺机枪。

战役过程[编辑]

彼尔姆之战[编辑]

1919年6月21日,第2集团军在伏尔加河区舰队的支援下,从奥萨附近横渡卡马河

6月29日,红军第21步兵师逼近昆古尔,对白军在彼尔姆的后方发起进攻。

6月30日,第3集团军第29步兵师从彼尔姆附近横渡卡马河。

7月1日,第2集团军攻占了昆古尔。同一天,第3集团军的第29步兵师和第30步兵师从南面攻占了彼尔姆

叶卡捷琳堡之战[编辑]

7月5日,第3集团军从卡马河向瑟尔瓦河方向进攻,与此同时,第2集团军推进至塞尔瓦河与乌法河的分水岭。

之后,第2集团军正面部队在其进攻方向上与白军突击军团进行了激烈的交战,而红军第28步兵师各部走山路绕过敌方正面,从后方发起进攻,与此同时,由尼·德·托明指挥的第3集团军骑兵部队同样沿着山路绕过敌人主阵地,从后方进攻。红军从两翼的迂回进攻给白军西伯利亚集团军造成巨大打击,白军损失惨重,约3500人被俘,其残部撤退到亚卢托罗夫斯克托博尔斯克一线。

7月15日,红军第2集团军解放了叶卡捷琳堡

战役影响[编辑]

红军东部方面军北方集群在乌拉尔战役后继续扩大战果,重创了白军西伯利亚集团军主力,并夺取了乌拉尔最重要的城市和工业区。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工农红军军徽 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乌拉尔与西伯利亚
喀山 辛比尔斯克—萨马拉 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彼尔姆 乌拉尔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西伯利亚
南俄
顿巴斯—顿河 第一次库班 第二次库班 第一次和第二次察里津 第一次北高加索 第三次察里津 第一次顿巴斯 第四次察里津 邓尼金攻势 奥廖尔—克罗梅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霍皮奥尔河—顿河 第二次顿巴斯 第五次察里津 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 第二次北高加索
中亚
阿克纠宾斯克 乌拉尔斯克—古里耶夫 布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