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尔姆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第一次彼尔姆战役

彼尔姆战役[1]Перм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1918年11月29日至1919年1月28日期间白军彼尔姆方向对工农红军发动的一次进攻战役

背景[编辑]

1918年11月2日,白军制定了一项西伯利亚志愿军叶卡捷琳堡集群的进攻计划,包括攻打彼尔姆、并沿着卡马河一线向乌法推进。与此同时,彼尔姆正面的红军第3集团军在400公里长的战线上进行作战,在缺乏燃料和运力的情况下依然向东推进。

白军进攻[编辑]

白卫西伯利亚志愿军由叶卡捷琳堡集群和卡马河沿岸集群组成,由帕·帕·伊万诺夫-里诺夫指挥,包括68500名步兵、5200名骑兵、70门火炮和230挺机枪。叶卡捷琳堡集群的对面是红军第3集团军,由米·米·拉舍维奇指挥,共有24800名步兵、3600名骑兵、96门火炮和442挺机枪;而卡马河沿岸集群的对面是由瓦·伊·绍林指挥的第2集团军,仅有8700名步兵、820名骑兵、43门火炮和240挺机枪。

1918年11月29日,白军叶卡捷琳堡集群中西伯利亚第1军团和捷克第2步兵师率先发起攻势,以4.5万人的优势兵力正面突破了红军第3集团军防线,向昆古尔彼尔姆方向猛攻。次日,红军第29步兵师在维亚车站被击败,并向卡利诺车站和楚索瓦亚车站撤退。

为缓解白军对第3集团军的压力,第2集团军从克拉斯诺乌菲姆斯克方向对白军卡马河沿岸集群的阵地发起进攻,试图吸引彼尔姆方向的白军兵力。但第2集团军的进攻十分缓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第3集团军则在丘索瓦亚河河曲处进行了激烈的防御战,但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阻挡白军进攻,随后不得不向昆古尔—彼尔姆一线撤退。

1918年12月14日,叶卡捷琳堡集群攻占了楚索瓦亚工厂。15日,白军占领了卡利诺车站和楚索瓦亚车站。21日,昆古尔被白军所控制。

1918年12月24日至25日晚,由于红军为保存实力放弃彼尔姆退守格拉佐夫,因此西伯利亚白军兵不血刃地便占领了这座城市。当天,高尔察克将叶卡捷琳堡和卡马河沿岸集群整编为西伯利亚集团军,由拉多拉·盖达指挥。

白卫西伯利亚集团军在占领彼尔姆后继续追击,越过卡马河并在右岸建立了强大的阵地。与此同时,得到增援的红军第3集团军也成功稳定住战线,而第2集团军也得到了第5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增援,继续从西伯利亚集团军侧翼施压。与此同时,红军第5集团军在乌法方向击溃了白军伏尔加河沿岸集群,并于12月31日攻占了乌法,从而使红军对西伯利亚集团军左翼形成了巨大威胁。

1919年1月6日,高尔察克急令西伯利亚集团军停止进攻转入防御,并将部分兵力抽调至乌法一带防守。

红军反攻[编辑]

1919年1月中旬,红军东部方面军制定了反攻计划以夺回彼尔姆昆古尔,其中拥有18500兵力的第2集团军从彼尔姆南面进攻,拥有20600兵力的第3集团军从西面进攻彼尔姆,而第5集团军抽调出4000兵力从克拉斯诺乌菲姆斯克方向牵制白军兵力。

1919年1月19日,第2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率先发起攻势。21日,第3集团军发起进攻。但由于红军在兵力上不占有优势并且没有做好进攻准备,第2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未能完成任务,仅向前推进了10—40公里不等。

1919年1月28日,由于未能突破白军防线,红军停止进攻,转入守势。

战役结果[编辑]

第一次彼尔姆战役以西伯利亚白军击溃红军第3集团军正面防线,攻占彼尔姆、昆古尔等城市告终,同时也暴露出红军兵力不足、进攻准备不充分等问题。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工农红军军徽 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乌拉尔与西伯利亚
喀山 辛比尔斯克—萨马拉 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彼尔姆 乌拉尔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西伯利亚
南俄
顿巴斯—顿河 第一次库班 第二次库班 第一次和第二次察里津 第一次北高加索 第三次察里津 第一次顿巴斯 第四次察里津 邓尼金攻势 奥廖尔—克罗梅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霍皮奥尔河—顿河 第二次顿巴斯 第五次察里津 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 第二次北高加索
中亚
阿克纠宾斯克 乌拉尔斯克—古里耶夫 布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