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廖尔—克罗梅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奥廖尔—克罗梅战役

奥廖尔—克罗梅战役[1]Орловско-Кром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俄国内战工农红军南俄白军奥廖尔省爆发的关键战役之一,红军最终阻止了白军对莫斯科的攻势并实施了成功的反攻,取得了南线战事的主动权。

战前形势[编辑]

南俄白军在九月发动攻势后,于9月20日占领库尔斯克,并在重创南方面军各集团军的情况下,迅速向奥廖尔沃罗涅日方向推进,追击溃散的红军第8集团军第13集团军第14集团军。此时,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全会决定动员和派遣尽可能多的党员补充军事力量,并将其他方向的部队转移到南线,包括拉脱维亚步兵师、红色哥萨克骑兵旅、布琼尼骑兵军、爱沙尼亚步兵师等。其中,从西方面军调出的部队在纳夫利亚德米特罗夫斯克组建为一个突击集群,任务是在小阿尔汉格尔斯克法捷日之间反击向莫斯科逼近的白卫志愿军第1军团。然而,在红军突击集群的准备期间,白卫志愿军第1军团便突破了第13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的结合部,占领了德米特罗夫斯克、克罗梅,并重创了红军第55步兵师。

双方兵力[编辑]

红军与白军在375公里宽的战线上,兵力大致相当,由于战线幅员辽阔而兵力规模较小,因此双方都只控制了关键的城镇。但相较于白军仅有2500人的预备队,红军则在后方迅速集结了1.5万多人的预备部队,这些兵力成为了红军取胜的关键。

红军南方面军在司令员亚·伊·叶戈罗夫指挥下,在奥廖尔克罗梅方向部署了第13集团军第14集团军和独立突击集群。其中,第13集团军辖第55师、第42师、第3师的一个旅、第9旅,共25000名步兵、1700名骑兵和85门火炮;第14集团军辖第41师的一个旅、第57师、第7师的两个旅,共28000名步兵、5450名骑兵和185门火炮;独立突击集群由拉脱维亚步兵师、普里马科夫红色哥萨克骑兵旅、帕夫洛夫独立步兵旅组成,共9700人,配备有196挺机枪和56门火炮。此外,第12集团军在10月16日起成为南方面军的一部分,共有25000名步兵、1700名骑兵和85门火炮。

白卫志愿军在其司令弗·泽·马伊-马耶夫斯基指挥下正在向莫斯科进攻,在奥廖尔—克罗梅方向的为第1军团,辖第1师和第3师,共22300人,装备有375挺机枪和72门火炮。

战役进程[编辑]

10月9月,由于德米特罗夫斯克失守,红军的突击集群不得不重新集结至北面的卡拉切夫霍特涅茨附近。考虑到白军正在急速北进,红军南方面军司令部决定提前发动反攻。11日,红军突击集群从奥廖尔西南60公里的图里什切沃—莫洛多沃一线向克罗梅发起进攻,但是进展缓慢。在突击集群的左翼,红军第9师奉命向小阿尔汉格尔斯克方向进攻,位于右翼的第14集团军第7师和萨布林集群也发起进攻。但是,红军第13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主力在白军第1军团的进攻之下,仍在向北撤退。

10月13日凌晨,帕夫洛夫独立步兵旅的一支先遣支队沿涅鲁萨河逼近德米特罗夫斯克,并与守城白军发生交火,但攻入城市的红军先头部队仍被白军赶出城市。当天上午,白军在装甲列车的支援下,攻占了奥廖尔,保卫该市的红军第9师、第55师和斯韦奇尼科夫独立旅损失惨重,其中第55师参谋长安·弗·斯坦克维奇被白军俘虏后杀害。

10月14日,红军试图夺回奥廖尔,但未能成功。同一天,白军夺取了姆岑斯克,其第1师在击败红军第3师后进入图拉省境内。此时,红军第13集团军几乎失去了战斗力,士气涣散,突击集群由此重新划归第14集团军指挥,同时将从奥廖尔溃败的残兵整编为第9步兵师。

10月15日,红军突击集群击溃了白军德罗兹多夫斯基兵团,攻占了克罗梅,而图拉方向的红军也挡住了白军的攻势。应对红军突击集群的进攻,白卫志愿军司令部只调遣少量兵力,因此白军未能限制住该突击集群的后续行动。

10月16日,在得到补充后的第14集团军转入进攻,意图打击白军第3师,从而夺回谢夫斯克和德米特罗夫斯克,但在白军的顽强抵抗之下,红军第41师和第57师未能占领这两座城市。当天,红军突击集群也遭到白军科尔尼洛夫兵团的袭击,但在拉脱维亚步兵师的快速反击之下,白军科尔尼洛夫兵团损失过半。次日,白军再次对红军突击集群实施反突击,但再次遭到惨重的损失,被迫停止反击。

10月17日,在得到爱沙尼亚步兵师增援后,第13集团军从姆岑斯克和卡拉切夫向奥廖尔进攻,但进展缓慢。当天,白军第1师右翼击溃了红军第3师,占领了诺沃西利。18日至19日,双方在正面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在爱沙尼亚步兵师的猛攻之下,白军科尔尼洛夫兵团损失惨重,并撤退至奥廖尔市郊。为了担心遭红军包围,白军科尔尼洛夫兵团不战而退,从奥廖尔撤离。20日晚,红军第9师和爱沙尼亚步兵师收复了奥廖尔

在夺回奥廖尔后,南方面军司令部做出了新的战役部署。第14集团军在没有爱沙尼亚师的情况下消灭德米特罗夫斯克之敌,并向法捷日库尔斯克推进;而第13集团军与爱沙尼亚师继续沿正面战线进攻,其中爱沙尼亚师攻打小阿尔汉格尔斯克希格雷,第9师从西北方向进攻利夫内,第3师和第42师右翼从北面和东北面支援上述进攻,第42师其余部队掩护叶列茨方向;在攻占沃罗涅日后,布琼尼骑兵军的任务是夺取卡斯托尔诺耶并继续进攻库尔斯克,从而切断沃罗涅日—库尔斯克铁路以北敌军的退路;第8集团军继续进攻,推进至顿河一线。

10月21日至23日,红军为攻打斯蒂什车站和德米特罗夫斯克与白军第1军团爆发了激烈的交战,白军通过顽强抵抗挡住了红军多次进攻,并且还重新逼近克罗梅。24日,布琼尼骑兵军攻占了沃罗涅日,并对白军第1军团右翼形成包夹的威胁。

10月26日,红军拉脱维亚步兵师再次发动进攻,将白军赶出克罗梅,而位于德米特罗夫斯克的白军也开始撤退。27日晚,爱沙尼亚步兵师攻占了斯蒂什车站。28日,红军占领了德米特罗夫斯克

10月底,白军意图在谢夫斯克—德米特罗夫斯克—埃罗普金诺—诺沃西利—叶列茨建立新的防线,但在红军第14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的迅速推进之下,白军被赶出这一地区。

11月3日,拉脱维亚步兵师在德米特罗夫斯克东南面突破白军防线后,红军第8骑兵师从突破口进入战场。4日,红军攻占了波内里。5日,攻占法捷日。15日,攻占利戈夫。在红军骑兵的猛攻之下,南俄白军的防御体系陷入崩溃的局面。

11月17日,爱沙尼亚步兵师和第9步兵师攻占了库尔斯克。次日,红军推进至雷利斯克—利戈夫—库尔斯克—季姆卡斯托尔诺耶一线。

战役结果[编辑]

经过奥廖尔—克罗梅战役,红军成功制止了南俄白军莫斯科发动的大规模攻势,并沉痛打击了南俄白军最精锐的第1军团。红军通过此次战役将白军击退了165公里,夺回了南线的战略主动权,并打通了通往哈尔科夫的道路。在进攻作战期间,红军俘虏白军官兵近8000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包括280挺机枪和10列装甲列车。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工农红军军徽 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乌拉尔与西伯利亚
喀山 辛比尔斯克—萨马拉 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彼尔姆 乌拉尔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西伯利亚
南俄
顿巴斯—顿河 第一次库班 第二次库班 第一次和第二次察里津 第一次北高加索 第三次察里津 第一次顿巴斯 第四次察里津 邓尼金攻势 奥廖尔—克罗梅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霍皮奥尔河—顿河 第二次顿巴斯 第五次察里津 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 第二次北高加索
中亚
阿克纠宾斯克 乌拉尔斯克—古里耶夫 布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