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卫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
![]() ![]() |
荣膺红旗勋章的近卫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2](2-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общевойсковая армия,缩写 2 гв. ОА)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中央军区的一支集团军部队,部队编号22223,集团军司令部驻地位于萨马拉,该集团军的前身为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组建的第2坦克集团军(2-я танковая армия)。
历史[编辑]
伟大卫国战争[编辑]
1943年2月,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第46002号指示,第2坦克集团军(2-я танковая армия)在第3预备集团军的基础上改编而成,隶属于布良斯克方面军,下辖第11和第16坦克军,第60、第112、第194步兵师、第115步兵旅,第28滑雪旅、近卫第11坦克旅等部队。
1943年2月12日,第2坦克集团军编入中央方面军并参加了后续的德米特里耶夫—谢夫斯克战役。
1943年7月至8月,该集团军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和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3]
1943年9月3日,该集团军从前线撤出并调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
1944年1月18日,该集团军被编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并作为方面军的一部击退了德军在文尼察方向的反突击。2月,该部参加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在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西南方向击退敌军反突击。[3]
1944年2月22日,该部队编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在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中,所部部队协同第27集团军完成了对敌防御地带的突破,并与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及第52集团军协同作战,于3月10日解放了乌曼。在战役期间,该集团军连战连捷约240公里,推进至雅西附近。[3]
1944年6月中旬,该集团军编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参加了作为白俄罗斯战略进攻一部分的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在战役期间,该集团军与近卫第8集团军所属部队协同作战,解放了波兰境内的卢布林(7月24日)、登布林(7月25日)等城市。月底,推进至华沙近郊的普拉加。此后,该部队与敌军展开数次攻防战,直到第47集团军接管其阵地。[3]
1944年11月20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第0376号令,向第2坦克集团军授予“近卫”称号并改编为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2-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танковая армия)。
1945年1月16日,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在华沙—波兹南战役中从第5突击集团军的进攻阵地进入突破口,并向伊诺弗罗茨瓦夫和屈斯特林展开进攻。在15个昼夜内,该集团军完成了从维斯瓦河到奥得河的神速行进,挺进700余公里。此后,该部队还参加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和柏林战役。[3]
战后[编辑]
1946年6月,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改编为近卫第2机械化集团军(2-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механизированная армия),同时隶属于苏军驻德占领区集群。
1945年9月7日,该集团军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胜利阅兵式。
1957年4月,该集团军的番号又改回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
1968年2月2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授予红旗勋章。
俄罗斯联邦时期[编辑]
1993年,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从德国撤离,转移至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境内。
根据1997年8月3日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发布的第040号命令和1997年12月25日陆军总司令部第453/1/0820号指示,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被撤销,其所辖部队移交给伏尔加河沿岸军区。
2001年9月1日,根据总参谋部于4月17日的第314/2/0300号指示,伏尔加河沿岸军区与乌拉尔军区合并为伏尔加-乌拉尔军区,同时,伏尔加河沿岸军区改编为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й общевойсковой армии),司令部设在萨马拉,该集团军下辖部队驻扎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奥伦堡州、萨马拉州等地。
2002年11月19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签署第1337号总统令,决定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继承1998年解散的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的所有荣誉,因此,该集团军的番号改为荣膺红旗勋章的近卫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общевойсковая армия)。
荣誉[编辑]
在伟大卫国战争中,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有103352人荣获勋章和奖章,诞生了221位苏联英雄。
在俄罗斯联邦时期,近卫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诞生了13位俄罗斯联邦英雄,其中7人为追授。
建制[编辑]
- 亚历山大第15独立摩托化步兵旅(联合国维和部队)
- 近卫鄂木斯克-新布格第27摩托化步兵师
- 第30独立摩托化步兵旅
- 近卫敖德萨第385炮兵旅
- 近卫第92导弹旅
- 近卫第297防空导弹旅
- 凯尔采第91信号旅
- 近卫第2核生化三防团
- 近卫第39工程团
- 第53独立电子战营
- 第234独立无线电营
- 第103地形测量分队
- 第1388指挥情报中心
- 第950独立支援站
历任司令员[编辑]
- 普罗科菲·洛格维诺维奇·罗曼年科,1943年1月—1943年2月
- 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罗丹,1943年2月—1943年9月
- 谢苗·伊里奇·波格丹诺夫,1943年9月—1944年7月
-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拉德济耶夫斯基,1944年7月—1945年1月
- 谢苗·伊里奇·波格丹诺夫,1945年1月—1947年5月
-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拉德济耶夫斯基,1947年5月—1950年9月
- 阿马扎斯普·哈恰图罗维奇·巴巴贾尼扬,1950年9月—1956年5月
- 马特维·库兹米奇·沙波什尼科夫,1956年5月—1960年5月
- 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60年5月—1965年1月
-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库尔科特金,1965年1月—1965年7月
- 鲍里斯·维克托罗维奇·库尔采夫,1965年7月—1966年12月
- 维克托·格奥尔基耶维奇·库利科夫,1967年2月—1967年5月
- 弗拉基米尔·列昂尼多维奇·戈沃罗夫,1967年5月—1969年5月
- 伊万·伊万诺维奇·捷尼舍夫,1969年5月—1972年7月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索罗金,1972年7月—1974年8月
-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基里洛夫,1974年8月—1976年6月
- 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格拉乔夫,1976年6月—1980年7月
-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舒拉廖夫,1980年7月—1984年3月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谢缅楚科夫,1984年3月—1985年5月
- 弗拉基米尔·帕夫洛维奇·鲁申科夫,1985年5月—1988年5月
- 瓦列里·伊万诺维奇·米罗诺夫,1988年5月—1989年3月
-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波波夫,1992年6月—1994年8月
-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巴拉诺夫,1994年8月—1996年12月
- 尼古拉·叶戈罗维奇·马卡罗夫,1996年12月—1997年11月
- 瓦列里·彼得罗维奇·阿格耶夫,1997年11月—1998年4月
-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维尔比茨基,2001年9月—2005年2月
- 亚历山大·伊戈列维奇·斯图尼金,2005年2月—2006年1月
-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斯科科夫,2006年1月—2008年1月
- 奥列格·列昂季耶维奇·马卡列维奇,2008年1月—2009年
- 哈桑·别科维奇·卡洛耶夫,2009年—2010年6月
-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茹拉夫列夫,2010年6月—2014年1月
- 伊戈尔·阿纳托利耶维奇·谢里茨基,2014年1月—2016年9月
- 根纳季·瓦列里耶维奇·日德科,2016年9月—2017年12月
- 鲁斯塔姆·乌斯马诺维奇·穆拉多夫,2017年12月—2018年12月
- 安德烈·弗拉基米罗维奇·科洛托夫金,2018年12月—2022年2月
- 维亚切斯拉夫·尼古拉耶维奇·古罗夫,2022年2月—2024年
- 拉米尔·拉赫马图洛耶维奇·伊巴图林,2024年至今
参考[编辑]
- ↑ 2-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танковая армия. Википедия
- ↑ 2-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общевойсковая армия. Википедия
- ↑ 跳转至: 3.0 3.1 3.2 3.3 3.4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706页
相关内容[编辑]
展开![]() |
---|
展开![]() |
---|
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