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1919年8月20日—10月13日)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1][2]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工农红军白军俄国内战东线爆发的一场战役,战役从1919年8月20日持续到11月3日。红军最终攻占了托博尔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将白军击退之鄂木斯克

战前部署[编辑]

红军在战役方向部署有第3集团军第5集团军。红军第5集团军由米·尼·图哈切夫斯基指挥,总兵力达34800人,装备有76门火炮和479挺机枪。在伊希姆托博尔斯克方向的是由谢·亚·梅热尼诺夫指挥第3集团军,总兵力为26600人,装备有95门火炮和602挺机枪。

而东线白军在遭遇了夏季的乌拉尔战役等一系列失败后,退守至托博尔河伊希姆河一线,并进行了重新的整顿。根据高尔察克的安排,米·康·季捷里赫斯被任命为白军东部方面军总司令,其西伯利亚集团军西部集团军被重组为4个集团军和4个集群。

在红军第5集团军正面的是白军第3集团军西伯利亚哥萨克军团,由康·维·萨哈罗夫指挥,共有23800人、122门火炮和356挺机枪。在红军第3集团军的正面是白军第1集团军第2集团军,总兵力达33700人,装备有117门火炮和410挺机枪。

总体来说,红军在兵力上和装备上与白军相当,白军的火炮数量上略占优势。

战役过程[编辑]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1919年10月13日—11月4日)

1919年8月20日,红军横渡托博尔河,在绵延4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进攻。30日,红军自进攻开始已经推进了130—180公里,其中红5集团军距离仅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白军在得到预备队补充后,开始谋划从侧翼进攻红军,高尔察克甚至亲自部署这次行动。根据安排,白军的主攻方向选在伊希姆河与托博尔河之间,即从左翼发起进攻。白军第1集团军几乎沿鄂木斯克—伊希姆—秋明铁路推进,第2集团军从右翼向红军第5集团军后方发起进攻,第3集团军沿鄂木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库尔干铁路从正面进攻红军第5集团军,草原集团军掩护第3集团军的左翼,而进攻的主力是哥萨克骑兵军,这支部队将从左侧进攻第5集团军后方。

9月1日,白军开始发起进攻。在白军进攻的初期,白军第3集团军和西伯利亚哥萨克军团成功将红军第5集团军反推至托博尔河一线,其西伯利亚哥萨克骑兵沿库尔干方向对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然而,白军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进攻缓慢,被红军第3集团军拖住。

白军的反攻虽然夺回来部分失地,将红军第5集团军赶回到战役前的位置,但白军自身损耗也相当巨大。作为主攻力量的白军第3集团军死伤超过1.85万人,西伯利亚哥萨克骑兵也无力继续发起进攻追击红军。

10月2日,白军停止了进攻。之后,红军进行了休整和补充,使正面兵力达到了6.7万人(而白军仅6.1万人)。

10月14日,红军再一次发动全面进攻,经过十多天战斗歼灭了白军3万多人,占领了西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

11月初,红军推进至伊希姆河沿岸,士气低落的白军毫无战力,向东仓皇撤退。

战役影响[编辑]

托博尔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使东线白军丧失了大量战斗力,在严寒和缺乏补给的情况下,东线白军已无力抵抗红军的攻势,使得红军能在后续的西伯利亚战役中连续追击溃逃的白军。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工农红军军徽 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乌拉尔与西伯利亚
喀山 辛比尔斯克—萨马拉 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彼尔姆 乌拉尔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西伯利亚
南俄
顿巴斯—顿河 第一次库班 第二次库班 第一次和第二次察里津 第一次北高加索 第三次察里津 第一次顿巴斯 第四次察里津 邓尼金攻势 奥廖尔—克罗梅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霍皮奥尔河—顿河 第二次顿巴斯 第五次察里津 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 第二次北高加索
中亚
阿克纠宾斯克 乌拉尔斯克—古里耶夫 布哈拉